看比赛是很爽的,特别是举重、体操、射箭、排球、射击、篮球等项目。
没有想到陈燮霞小小年纪,小小身板,竟然居然能够举起那么重,谁说女子不如男呀。让我想起金庸的小说里面某高手,抓起欲行不轨的混混后脑勺(据说抓这个地方应该使人全身不能动弹),随手扔去去老远。唉,暴力思想是要不得的。
男排表现很出色,男篮也很不错,女排好像还不在状态,或者别国女排太在状态了,女足还一般吧,觉得女足的球员挺苦的,收入不像我对足球的印象,好好一大姑娘,去踢什么足球呢。
听说金牌奖30万,银牌,铜牌不太清楚。不知道那些痛失金牌的和退赛的,是不是能够得到关心呢,还是一如以前被冷炒热讽和恐吓。虽然奥运精神应该不在最后这笔钱,但是那些比赛中的失利者,或许更加需要一笔钱来获得安置吧,有些人都要到退役的年龄了,最后一战若不成功,难不成去搓澡?
杜丽倒是走出来了,虽然没有拿到首金,好歹是得到金牌。
好像这次欧洲人、美洲人、亚洲人,澳洲人,全部都不如俺们中国人发挥好。费尔普斯和博尔特是例外,这俩人已经彻底达到了人力追求运动极限的目标了,想不到博尔特冲刺时候还有功夫学大猩猩。
伊拉克人最可怜,不知道发动伊战的美国总统兼美国奥运代表团领队的小布什总统有没有感觉到自己和自己执掌的机构在某种程度上很没有奥运精神呢?不过他和普京都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人,奥运会这边开幕了,那边格鲁吉亚也打起来了。看来战争是人类永恒的话题真的没有错呀。
老布什去买东西不用花钱,这倒让我想起在游桂林的时候想起某个村,因为退休后的克林顿去过一趟,竟然靠这个搞起旅游发达起来了。那个村人民对克林顿的膜拜和村口的孙中山总统像倒是形成了很鲜明的对比。如此估计老布什逛过的街以后也会很兴旺的。
赞助商里面也是暗潮汹涌,暗战频频,李宁成了最大的赢家。成为奥运主火炬手。阿笛估计恨得牙咬咬了。不过李宁的成功是有目共睹的,做主火炬手是理所当然的。
比较庆幸的是没有看国足的表演,不过还好我不是那种为国足会心脏病发作的人,一来是没有心脏病的体质,而来是没有对国足的热情。所以《国足欢迎你》也提不起我的兴趣,一句话,漠视这一现象,珍惜生命,远离国足。
韩乔生老师好像这次解说没有完全体现出他的搞笑特长。倒是一些其他解说员,倒是越来越让人感觉离谱。总的感觉就是势利,不专业。让我记忆很深刻的是男排打保加利亚队的时候那个解说,对于男排队长沈琼先贬后扬的措辞,其变脸之快,没原则的彻底,还真是让我感觉比较恶心的。
至于诸如在女排比赛的时候公然拍特邀解说员某地方队女排教练的马屁,虽然和奥运精神不搭调,倒也听符合国人本性。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呀。
所以,既然国内的电视转播被央视把持,最好的方法就是关掉声音看比赛。我觉得电视机设计了一个调音button真是考虑了劳苦大众的感受呀。
张艺谋导演就不再说了,因为前面已经有两篇博文提到他了。不过他导的开幕式,有些人可以看出点门道,特别是不少外国人,有些人就只能看热闹了,特别是很多愤青。NBC的开幕式体现了媒体的精神,不过他们的解说和广告也真是太他妈的呱噪了。
总体来讲是很好的一次奥运会呢,也是一场真实的奥运会。我们看到有人哭,有人笑,有人带着忧伤,有人带着愤懑,有人在追名逐利,有人在实现梦想。有人在反对奥运政治化,有人把奥运极度政治化,有人鼓吹和平,有人在发动战争,有人宣扬世界大同,有人在搞极端民族主义,有人在网上传播视频,有人在忙着打击盗版,……这么多东西在短短两个星期搞出来,还真是让人有点反应不过来呀。
奥运会结束了,房产商估计乐开花了,因为奥运会圆满成功,北京形象极度提升,竟然有研究表明外地人为了北京身份会竞相来北京购房,那如果那些死脑筋的洋鬼子也开窍了,想要搞一套北京的房子怎么办?看来热钱又要流入北京房市了。不过同时宣布的汤唯获得香港身份,难道她这么笨,不喜欢北京身份了?唉,可惜呀,这么好的北京,她怎么能急着要走呢。
可喜可贺的是奥运期间的公共服务优惠还是会延续下去的,反正坐公车便宜了,地铁也便宜,比起广州2元起价,三个站一元的高价票,北京2块钱的通票还是挺实惠的,不知广州何时学一学北京呢?便宜一下外来的民工,也实惠一下本市居民多好。
编辑手记和后续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