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什么中小学生要向过往车辆行礼?
中小学生要向过往车辆敬礼,据新闻称在贵州黄平县教育局推广这种礼仪以来,学生在公路上的安全隐患降低
看到这种所谓的噱头,笔者的第一反应是反感和担心。
反感的是当地教育当局所谓的推广礼仪,而且还要拿上所谓降低安全隐患来说事。曾几何时,我们的小学生,中学生,一个个傻乎乎的被支来支去,什么捐款 啦,计划生育宣传啦,上街举花欢迎领导视察啦,去擦什么栏杆啦,还有举行什么比赛或者演唱会撑场面啦,不一而足。最近倒是越来越形而上了,搞什么礼仪,还 有搞什么纪念共和国建国60周年的所谓60千米长跑。那么,这种所谓礼仪,是真的有助于学生在公路上的安全隐患么?如果是真的,请黄平县交通管理部门拿出 前后数据统计分析及其明显差异过来。如果真的是这样,是不是成年人在路上走路也要向想来往车辆敬礼?既然可以降低安全隐患,那么大家都来降低一下,福泽普 罗大众,岂不更加意义深远。干脆,全国人民走路碰到车辆都举手敬礼,岂不更加蔚为壮观,进而促进五讲四美,降低车祸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利 在当代,功在千秋呀!
但是,从教育角度来讲,笔者更加担心的是这种强制的所谓敬礼礼仪,培养出来的是孩子们的奴性,而不是礼仪。因为车,在中国现在特别是一些比较落后的 区县,只怕更是一种地位的象征。如果在正常情况下,车行车路,人走人路,互不相干,也不会有什么心理上的反应。现在,因为人家有个车,你就要向人家敬礼。 我想孩子们在举手的时候并不会想什么礼仪不礼仪,而是想“我也想开车!”或者“哎,那是柱子她们家!”这样下去,有钱有车就大可大摇大摆的接受大家的敬礼 了。即使是那些开着宝马撞死人不偿命的,那些可怜的农村娃哪里知道呢。只知道要给开车的敬礼。
或许,退一步讲,黄平县教育局推广这个所谓敬礼礼仪,确实如其所谓降低安全隐患,那么,加强对学生们的出行安全教育,难道不会更加有效么?比如大幅 印刷“宝马撞人现场”海报张贴于各中小学学校,强制各学校开设交通安全课程和交通安全演习,还有协同交管部门对交通违章车辆和学生进行联合教育等等。
真的没言语了,看来要命名该教育局为史上最讲礼仪教育局了!
编辑手记和后续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