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铁幕,已然升起

“最先进的(芯片),我们不会让美国以外的任何国家拥有它们。”
——唐纳德·特朗普,2025年11月3日

一、从“可以谈”到“没得谈”:Blackwell成为禁忌

三个月前,特朗普还在说“可以把Blackwell性能砍30–50%再卖到中国”。
三天前,他登上“空军一号”,一句“不会把Blackwell给其他人”彻底封死了缺口。
白宫随后补刀:Blackwell“目前无意向中国出售”。
卢比奥、贝森特等鹰派幕僚的集体劝谏,让最后的缝隙被钢板焊死。
Blackwell,这颗当今AI算力的“氢弹”,正式写入对华禁运清单。

二、中东“绿洲”与印度“免费午餐”:盟友体系的价码

当中国被锁在门内,门外的“自己人”得到了糖果:

微软获准在沙特建设巨型数据中心,百万级英伟达H100/H200即将漂向红海;

OpenAI宣布向印度用户免费开放ChatGPT Go一整年,12亿人口的潜在数据洪流将反哺模型迭代;

阿联酋、以色列、韩国先后拿到“AI芯片特别配额”,条件只有一个:数据中心必须由美国公司运营。

这是新的“马歇尔计划”——用算力换忠诚,用模型换秩序。

三、电力瓶颈:帝国也有自己的“阿喀琉斯之踵”

微软总裁布拉德·史密斯罕见吐槽:美国本土“有很多卡在开箱前就吃灰”,原因不是缺芯片,而是缺电。
训练一次GPT-5规模的模型,需要相当于30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量。
美国电网老化、环评诉讼、天然气短缺,让“有卡无电”成为华盛顿的新尴尬。
当出口管制把自己也卡得喘不过气,铁幕就出现了第一道裂缝。

四、260,000颗Blackwell南下:首尔的“炸鸡外交”

11月1日,黄仁勋与三星、LG、SK集团高管围坐首尔一家炸鸡店,敲定韩国国家AI项目——70亿美元总预算,其中50亿用来采购英伟达芯片。
同一批芯片,华盛顿三天后对中国说“绝无可能”。
半岛南端成为对华技术封锁的新前哨,也成为英伟达财报的新支点。

五、API断供与措辞升级:Anthropic的“道德高墙”

Anthropic悄然关闭字节跳动旗下AI编程工具Trea的Claude API额度,此前其官网已将中国列为“高风险地区”,用词之激烈远超OpenAI。
当模型即军火,API就成了数字时代的“出口许可证”。
一家初创公司也能拉起自己的铁幕,这才是多边封锁的可怕之处。

六、铁幕的三层结构

物理层:Blackwell、H100、H200……任何≥A100算力的芯片对华禁运;

模型层:Claude、GPT-4o、Gemini Ultra的API对中国企业断供;

数据层:印度、沙特、韩国等“同盟数据池”优先训练,中国IP被排除在更新日志之外。

芯片、模型、数据——三层铁板一块,这就是2025年的AI铁幕。

七、余烬里的微光

历史告诉我们,任何铁幕都是双向的:
它挡住去路,也逼出突围。
当外部算力通道被焊死,国产替代、平行生态、应用层创新就会以更快的速度发生。
铁幕已升起,但幕布后面是永不止息的火焰。

编辑手记和后续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