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正龙因为“华南虎照”造假和非法持有弹药罪,被判2年6个月。新华社谓之“造假者”伏法,有关专家也非常合乎时宜的对政府公信力的缺失和所谓“发展饥渴症”做了批判,但是这貌似批判,却无异乎脱罪,其意图是明显的,就是正龙顶罪,政府机关还是外甥打灯笼,照旧。而且,还用所谓“发展饥渴症”此等颇有创意的罪名,明贬暗褒,让那些不明真相的人,还真以为地方政府多么的为了地方经济发展而“鞠躬尽瘁”呢,而且竟然已经到了如此般有责任心,对于发展都到了“饥渴”的地步了。 但是,George却有不同看法,虽然我对华南虎照没有投注太多精力,但是对于这种“掩耳盗铃”的处理方式,还是挺不屑的。首先,造假者,是周正龙没错,因为他是直接执行者,但是,背后的黑手,背后的那么多利用行政公权而为假虎出世推波助澜,修路搭桥,甚至有部分当权公务员不惜以头颅作保,怕不是一个区区的毫无权势毫无影响力的周正龙所能驱动的吧。整个事件,与其说是周正龙作假,不如说周正龙在某些公权支配者的有意无意的鼓动下,悍然作假吧。那么,假使仅仅只是判周正龙一个2年6月徒刑,显然是避重就轻的一种处理方法。而且,因为照片作假,应该并不至于上刑,故而还要附加一个所谓的非法持有弹药罪而论罪。发布假照片的,不是周正龙,他没有这个能力,也没有这个权力和影响力,发布假照片的主体,确是山西林业厅,加入因假照片入罪,只怕如法理上已经讲不通了。而且如果以假照片定罪,显然要定发行人,而非作者。如果站在正龙的角度想一想(虽然大家都很讨厌周正龙,但是,其实人家不过是一个数码相机都使不好的农民罢了),昨日的功臣,今日即成阶下囚,自己不过是配合“以虎谋利益”的大局,却成了替罪羔羊,应该是觉得挺心酸的吧。 再说所谓“发展饥渴症”,貌似确是为民为国,不过随便深入一步,即不难看出其中的荒唐逻辑。真的发展饥渴症,自然得对症下药,而不必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弄虚作假。邓小平说过两个事情,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是邓老爷爷没有说以科技造假来促发展吧?这么一逻辑,实际上不过是某些地方官员,得了“政绩饥渴症”罢了。政府公信力不断创新低,但是表面的文章却越做越和谐,各种政绩工程,劳民伤财的,损失国有资源的,不一而足。虽然政绩谋了,然而老百姓并不得实惠,才会导致干群关系紧张,这次的假虎照,虽然是一次网民的求真事件,实际上却是我国公民意识的觉醒。那些意味想搞政绩,谋个人利益和小团伙利益的做法,虽然能够瞒天过海,却无法平服民心,迟早会受到人民群众的唾弃。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句话是永恒不错的。即使是这次周正龙的判决,亦会受到更加长远的群众的朴素的意识剖析。法治社会,法律治谁,是一个非常根本的问题。如果我们单纯为了了解一个争议,而选错了治罪的对象,不但不能如所料般的获得群众支持,只怕会适得其反。 或许,表面的争议会取得暂时的定调,但是,民心的天平,还是会向最正确的方向倾斜。
新华网陕西频道9月28日电 (记者:梁娟 石志勇)9月27日,陕西省旬阳县人民法公开审理了“华南虎照”造假者周正龙诈骗罪和非法持有弹药罪案并当庭判处周正龙有期徒刑2年6个月。 “华南虎照事件”以造假者受到法律惩罚使沸沸扬扬了近一年时间的闹剧终于落下帷幕。然而这一事件的社会警示意义却不 能忘记。 “正龙拍虎”是网络新生成的成语,指某人或某集团为利益驱动做假,被揭穿后还抵死不认帐。周正龙最终依法受到法律的惩罚,再次证明了“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这个颠扑不破的真理。这也警告那些肆意造假者,在当下建设诚信社会之际,作为一个公民,要坚守社会公德,以诚信为本,要有其码做人的良知和道德。不要为了蝇头小利,试图用虚假的东西去蒙蔽坑害他人,不要去挑衅社会公德和疏而不漏的法网。 “华南虎照”的落幕,也是公众求真相、求真实、求真知的“求真”精神的一次胜利。公众对虎照真伪之争的关心和参与,表现了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虎照”受到公众质疑,不仅仅是摄影技术层面的社会现象,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种表现。不盲从有关结论,敢于质疑、刨根问底,显现人们公民意识的提高。这一求真的过程促进着民主政治的进程。 “正龙拍虎”还有一种释义就是讽刺社会公信力缺失,是对一些政府部门行政乱作为和行政不作为的一种鞭策。“华南虎照片事件”暴露了有些相关机关和公务人员作风漂浮、纪律涣散、责任心缺失、依法行政意识淡薄的突出问题。从周正龙提供照片到陕西省林业厅开会发布新闻,中间经3级政府相关部门、13名干部,但都没有警惕并卡住假虎照。如果有一个环节负责一点、慎重一点、严格一点、规范一点,尊重科学、尊重事实,那么周正龙的“纸老虎”也不会变成“真老虎。”公务人员只有时刻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按照工作规程和流程办事,依法行政,才能使那些图谋不轨的人望而却步。 “正龙拍虎”更启示各级政府部门不可忽视网络监督的力量,要积极回应通过网络渠道表达的民意诉求。公众媒体反映政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既是对政府部门工作的监督,也是对政府形象的维护。各级政府对待舆情、民意应当高度重视、迅速反应,才能有效控制事态。 有专家分析认为,深究“华南虎照片”事件背后的原因,不难发现镇坪县“以虎谋发展旅游之利”的经济利益企图,不难发现“以虎立动物保护之功”的急功近利的错误政绩观。“发展饥渴症”,是相关部门一些官员行政乱作为的思想根源和驱动力。这是中央强调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树立正确政绩观的一个典型反面案例。 牢记“华南虎照”的教训就是应该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坚持求真务实的精神,要加强干部的责任心,在群众监督下依法行政,把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落到实处。
编辑手记和后续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