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发表
欢迎添加微信george-otec咨询具体授课事宜。 经过最近的授课和一些小孩的教育管理,感觉这个大纲还是需要修改一下。 整个课程体系还是要进行一些调整。
2014年写了我关于人际关系的基线与及极限哲学理论,以 《除了你,这个世界一无所有》上篇和下篇发表与我的博客, 2016年又写了一个续。现在这种观念越来越多人接受了,专注于自己,专注于和自己情感关系深厚的人,爱爱自己的人,或者孤寒一点是生活。 所以加上这篇,跨越11年,一共给这个系列写了三篇。希望到65岁退休的时候,孩子们都大了,再回过头来看看是不是要增补一篇。 已经到了这篇文章发表的第9个年头了,我和两孩子的生活,又多了很多年,正如我之前在群里说的,“感觉每一天都是赚到的”。 题图是2016年十月的好大儿和好二儿。 孩子们也长大了,成熟了很多。当然,跟着我这么颠沛流离地生活,不成熟那是不可能的了。我一直很强调原生家庭和亲子关系在人的人格发育过程中的影响,但是,引用《人间失格》里面的话,“生而为人,我很抱歉。”,改一下,“生儿为父,我很抱歉!” 要说是我照顾了两个儿子更多,还是两个儿子照顾我更多呢?我觉得恐怕是后一种情况了。 七年级上学期,我问好大儿,你为什么五年级上学期,在没有读三年级下学期和四年级整年的情况下,你一个月请假在家就把自己的学习搞好,考到了你们严冲中心小学,当然也是我的母校,五年级的第一名呢?他的回答让我措不及防,“我觉得我要是学好一点的话,你会更高兴一点。我看你平时总是不高兴的样子。”所以谁在照顾谁的感受呢?这是再明显不过的了。 some years ago
Preface 这是我做了21年顾问,如果从03年给老师做教学网站设计的顾问工作开始算的话,的一些新的总结。 Miranda问我是不是就要开始写回忆录了。 我说是吧。 其实我昨天先写的是我的遗嘱。 我一直想写一本自传体式的“渣体”回忆录。 但是这一段属于我从大学时候开始有正式的工作能力之后的一部分的回忆录了。 当然也不一定写成回忆录。 古人云,著之笔墨皆文章。我一贯的观点是,发布在我的blog就是发表了。 以前我会去给ftchinese投稿,给wsjchinese投稿,接受中国教育在线,网易教育,中国教育电视台的专访。 但是现在我已经无所谓了。 It is not necessary for me since I do not need to prove anythine to anyone. 就像2010年我申请美国那些顶级大学的MPP公共政策硕士项目的时候,我的简历在我的publication那一个栏目下面,我写了一条,there are other hundreds original articles published on my blog incase you are interested. 然后U of Michigan,美国最佳顶级研究型公立大学,一年的联邦研究经费都超过哈佛大学麻省理工的,他们的MPP admission director就email给我,you
个人如何缓解被AI取代的进度? 个人如何控制AI而不是被AI控制? 按照马克思的说法,个人的自由发展是全人类自由发展的前提。 AI时代已经来临,AGI时代指日可待(?),具身智能在加速发展,代表着人类社会进入低体力劳动和低低级重复性脑力劳动时代,代表我们有更多享乐的时代,更多enjoyable income。 牛马的未来就在于智能机器与能源取代人肉。 从牛马转变为真正的人,需要的是更少的劳动,更好的分配机制。 这是基本的经济学原理,也是过往无数哲人所神往的时代。 当人类的奴役者通过奴役机器就能产生足够的产品与服务满足人类的需求的时候,就是人类摆脱奴役的时代。 所以我们现代的教育,面向未来的教育,需要的就是培养我们的下一代,我们这一代,我们自己,我们上一代,顺应这个时代的趋势,改变我们的思维,改变我们的生存与生活方式。通过改变权力的运行方式,改变财富的分配方式,改变人类社会关系,生产关系与享乐关系,从而达到解放全人类。 科学家与工程师要确保人工智能和机器不会闹革命就行了。 所以我们的教育也要教会人类如何奴役与控制机器。 从23年chatGPT爆火,到claude的紧跟不舍,到LLM大模型的百花齐放,到各种agents和chatbot的百家争荣,特别是最近deepseek R1 v3大模型对算力的优化和AI芯片贸易封锁的突破和需求速降,更是给了国人一剂人工智能的强心针。
《除了你,这个世界一无所有》,是我于2014年6月1日为我的两个儿子,潘潘和潇潇所撰写的,个人主义哲学与人生价值观文章。也是一篇涉及到亲子关系和反击并且击溃传统的孝道与父为子纲之类的愚民教育的非常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生哲学与伦理及亲情家庭关系处理的指导性短文。 其中我把亲子之间的关系,剥夺了父母市恩的机会,因为在孩子成年之前的所有行为,只有两种归属,一种是尽责任和义务,一种是付出感情和关爱。因此,责任之外,余下的就是付出感情,也就是亲子感情交互了。因此,亲子之间,讲的仍然是互爱,而不是市恩,讲什么孝和顺。有感情,就有感情,没感情,就两清,或者只需要讲法律责任。不要搞道德绑架。 这种看起来非常冷冰和冷酷的哲学与伦理思考,是不见容于主流的,但是却是无数被困于中国传统孝顺之中无法解脱的亲子关系的一个非常理性的思考和合理的解决方式。恩,很多现年五十多岁的人读了,都必须尊称我为王老师,认为我三十多岁想清楚了他们一辈子都没搞清楚的家庭亲子关系伦理难题。恩,这点我是完全无法反驳的。 这篇里面我也顺便扩展到了感情的交互的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付出本身就是收获。不要一有付出,就要求对方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人是感情的动物没错,但是,你不能把自己的感情强加于别人,然后认为我如何如何对你,你就该如何如何回报我。这是很搞笑的。 比如,你单恋一个女孩,这个女孩根本不知道,你觉得她应该怎么回响你呢?
地产LI七十周年冥诞,外网反动分子竟然给他招魂 难道不知道导致中国人和中国经济进入荒诞的全民炒房,就是2009年影帝推出的四万亿吗?那时候地产Li可是影帝负责金融和地产的助手。 再看看地产Li的从政履历,河南,郑东新区鬼城多少年?大搞地产。、 去了辽宁,不是也搞地产和城镇化。营口搞成什么样了?盖了那么多房子预备鞍钢搬过去,鞍钢搬过去了吗? 他除了会搞所谓“棚户区改造”“xx新区”“四万亿”“房地产支柱”,他还搞了什么? 唉! 如果不是他搞房地产的瘾那么重,趁着2008次贷危机,让房价回落,不救,不搞四万亿,主动戳破房地产泡沫,现在会这么难受吗? 还一个劲的吹死人。 他懂什么经济。 还有,他搞什么大众创新万众创业,骗大学生创业,又不推进个人破产制度,然后又做大做强国有企业,那个人创业还搞卵?而且他吹大学生创业不过是为了“就业数据”好看罢了,又不是真的让大学生发财致富。而且发财都不用说了,大学生创业破产了,全家背锅,长期缺位的个人破产制度有考虑过推进吗? 而且大搞房地产支柱,房价租金从09年起暴涨,创业者成本和风险激增,不都是他干的吗? 算了,懒得说了。他懂个球的经济。虽然不能都怪他,但是地产支柱这块肯定是他和影帝的问题。
之前让Gemini给我研究“美国大学校园的反对以色列攻击加沙地带的抗议活动”,它立即又是这套说辞,我没法帮你。 之前让kimi给我研究一些文档的内容,下载了一些外网的图片,让它识别并且给我分析其内容,它立即说,我无法识别你的图片。有时候聊到一些深入的话题,它就立即说,我们换个话题吧。 至于deepseek因为它一贯的的幻觉太高了,还有太政治正确了,而且写作风格又夸张,所以我一直没有怎么用。 grok3是不错的,限制最少的。就算在grok3大骂马斯克和川普它还是会老老实实给干活。不像很多其他AI,脑子上顶着“奴才”两个字出来接活。 chatgpt没有账号,claude账号被哪个给我充值的pro的公司给搞到永久封禁了。所以还是不相信那些代办账号的人了。 但是之前免费版的claude 3感觉也就那样,而且不能启用搜索功能。 不过没办法,还得用,现在感觉最好用的,最能快速拓展自己的研究和学习的,是gemini和grok3的deepsearch功能。可惜它们都有免费使用次数限制。
主要是这一两天某问答平台连续推了好几个什么“为什么人文社会学科应该削减?”这样的问题给我。烦不胜烦呀。都是矮子里面拔将军,互相歧视各啥劲呢?! 我想写一篇文章专门讨论一下时下国人,考生,办学者,对于人文社会学科的制度性和体系化的歧视。不过又觉得没有什么必要,对牛弹琴,何其乐哉?所以简单写把。 1、CCP建政以来教育历来重理轻文,对吧,本质上是一种制度性国安考虑。包括后来的文理分科大学改组院系调整,也是五十年代学了苏修的,搞专业化。本来之前很多大学是美式的liberal arts education,严格来讲是自由文艺教育,但是我们翻译出来的是是所谓博雅教育,通识教育。包括后面1990年代开始大学生就不学逻辑学了。正所谓,大学生一思考,上帝就害怕。 but,科技实力远超cn的美国大学却是搞综合文理教育的,特别是liberal arts education,自由文化教育,正好还美国本科教育的精髓。而逻辑学与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则是liberal arts education的中心。 2、最近这些年,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很多人觉得光靠技术就可以“强国”,雄霸天下了。其实这就是错误的自我强化与钻牛角尖。 正式由于缺乏人文关怀,导致的“低人权优势”,才是表面上的“经济飞速发展”的动力。 而很多人以为的“科学技术”理工科的重大突破,很多其实不过是技术偷窃
我听了一些这部书的介绍 之前也有朋友劝说我“活在当下” 我觉得这个技术也许对于抵抗情绪的问题会很有问题 但是我并不是很理解这本书。 先花点时间读一下吧 重新给自己的大脑编程 当我读到灵修书记和心灵导师的时候,我内心是抗拒的,我不是很能接纳这种说法。 也许是因为我是相信科学的。但是科学现在还不能对双相情感障碍提供完善的解释。 “你能解答一个填字谜语或制造一颗原子弹,并不能说明你利用了你的大脑。”这句话让我觉得很难接受。因为从客观主义的存在来看,我们的大脑是我们一切思维和思考的基础。但是这本书显然是反对这一点的,作者开始就说笛卡尔“我思故我在”是错的。这让我非常的不能理解。 所以大概这本书也要弃掉了。
我觉得这里有一个概念没有说清楚,就是 “般若波罗蜜多”,认为是“般若智慧”,但是这个智慧到底是是什么呢? 如下是全文: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白话文译文**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观世音菩萨在深入修行般若智慧的时候,通过智慧的观照,发现五蕴(色、受、想、行、识)的本质都是空的,没有固定不变的自性。因为看透了这一点,菩萨超越了一切痛苦和烦恼,达到了解脱的境界。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智慧的弟子啊,物质(色)和空性并不是对立的。物质的本质就是空性,空性也体现在物质之中。物质就是空性,空性就是物质。感受(受)、思想(想)、行为(行)、意识(识)也是如此,它们的本质也都是空的。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智慧的弟子啊,一切事物(诸法)的本质都是空性。这种空性没有生灭,因为它没有固定不变的实体;它没有垢染和清净的分别,因为它超越了一切对立的概念;它不会因为任何条件而增加或减少,它始终如一。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在空性的境界中,没有物质(色),没有感受(受)、思想(想)、行为(行)、意识(识),没有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也没有六尘(色、声、香、味、触、法),没有六根、六尘
作为二十年的drupal建站用户与drupal site building expert,从drupal 6开始用起一直到现在,我还是有资格评论一下drupal的。 第一个感觉AI时代drupal落后了。这是第一点。 接着第一点的感觉,就是drupal错失了AI时代,在CMS的架构和内容生成及管理发布投递方面,完全的战略错误了。 这次drupal错过了AI浪潮。但是wordpress就开始利用AI生成来协助小白用户建个人站了。我觉得这次恐怕wordpress要赢了。drupal总是自夸于自己有多少大学,多少政府部门用drupal建站,但是实际上drupal一直在作为CMS还是建站工具之间摇摆不定。 而今年drupal自己发布了新版11版,跟着发布了官方自己操刀的但是相当潦草的drupal-cms。为什么说他潦草呢?他们发行的zip包已经到了11.1.7版本,但是composer command创建的包竟然还是11.1.1。中间有好几个重要的安全更新。所以足以证明drupal的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已经完全不在状态了。 还有就是drupal一直在疯狂地追求上新的大版本,而忘了社区自己沉淀的皮肤与模块,都没法那么快的跟进。特别是distribution这种有着复杂的功能模块和皮肤套件,甚至对drupal core都打了很多补丁的,更加难以跟上drupal官方强推的快速迭代
就是第七季第八集克拉斯基医生私下给毒品成瘾的汉娜开药,收留她在自己家里住,又想劝她去解毒所解毒,但是汉娜不愿意去。 这让我那天看到的一段话,挺深刻的,而且作者说不只是适用于成瘾者,也适用于一切精神病的家人朋友很伴侣。双相情感障碍可是国家卫健委规定必须上报的6种重要精神疾病之一,所以如下的话当然也是适用于双向情感障碍患者的家人、朋友以及伴侣,按照作者的意思: 成瘾者的家人、朋友以及伴侣有时面临一个抉择:要么选择与成瘾者在一起,并接受他们就是这样,要么选择离开。 没有任何人有义务忍受这种不可靠、不诚实和情感疏离,但这些都是成瘾者的常态。对一个人无条件接纳并不意味着无论发生什么都不离开,而不计这对我们自身造成了多大伤害—这种职责只存在于父母与幼儿之间。 成人与成人关系中的接纳或许仅仅意味着承认另一人如其所是,既不批判,也不因期待他们有所不同而让怨恨腐蚀自己的灵魂。 接纳不意味着圣人般的自我牺牲,也不意味着永无止境地忍受背弃的诺言,或令人神伤的挫败和愤怒的破坏性爆发。有时一个人因害怕会内疚,故而选择留在成瘾伴侣身边。 一名治疗师曾对我说:“如果要在心怀愧疚或怨恨之间做一个选择,请务必选择愧疚。”此后我曾多次将这句话里的智慧传递给他人。如果拒绝为另一人的行为承担责任会令你愧疚,而接受会让你为怨恨所吞噬,那么请你选择愧疚。因为怨恨是一种灵魂的自尽。”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朋友
我最后一次看见原本的那个自己,那是我27岁时,住在波士顿。我在读研究生,学业良好,拥有一群死党,是个多产的作家。我嫁给了高中时的男友,刚刚生下第一个孩子。当时,我最美好的时光是夕阳西下,在佛罗里达的海滩边轻轻摇晃着我的女儿;是晚上和丈夫一起跳上床,将双脚搭在墙上,两人说着话。未来看似有无限机会。 我无法找到一个特定的阶段,跟人说,就是从那时起我开始抑郁了。我的疾病是潜伏、渐进而又无情的。在读高中时,抑郁症在我身上进行过预演,有两年时间,我整天全身上下穿的都是黑色系,眼圈涂着暗色的眼影粉,在学校的走廊里,我紧紧用身体顶着墙,希望这样就没人会注意到自己。但在那会儿,我还不觉得这种情况很严重。 五年里生了三个孩子导致的激素水平不平衡、完成博士论文的压力,再加上情绪障碍症的遗传易感性,导致我步入了从未体验过的黑暗中。当然了,我没有立刻意识到这一点。否认是层薄纱;而坚定的否认则是一剂鸦片。身边的所有人看起来都跟我站在同一个自欺欺人的阵营里。我的家人会说,你就是压力太大了。你要请人帮忙带孩子,要把博士论文推后。 在我跟其他年轻的妈妈诉说自己累成一滩烂泥时,她们很理解地翻翻白眼,跟我说:“一点没错。”但她们并没意识到,我疲惫得快要没力气推婴儿车去公园,快要没力气问店员“帮宝适(Pampers)放在哪里?”我换了一个又一个医生想要寻找病因。查了贫血、低血糖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结果都是阴性。
今天和好大儿聊天聊到了这些。在我们聊完他的中考最后冲刺与强化计划之后。 好大儿提出了一个问题: “抑郁情绪和抑郁症是不一样的吧。现在很多年轻人把自己出现了抑郁情绪就硬往抑郁症扯是不是有点太矫情了。” 我不想他对抑郁症和抑郁情绪,特别是当前年轻人所面临的困境,产生误解,所以我严肃地拉着他谈了十几分钟。、 首先,从社会层面来研究。我认为,年轻人普遍出现抑郁情绪和大量出现抑郁症,这不不是矫情,这是现实所迫,这是真实的生活与社会导致的持续的无力感从而导致的年轻人的普遍压抑,抑郁情绪,以及大量的抑郁症。 年轻人,当然不止年轻人,实际上是我们大量的接近可能十几亿的人,面临着的最基本的问题,就是就业机会,发展机会,收入机会,严重的受限。其次,在机会有限的背景之上,还有一层是社会不福利的不公平。初次分配机会严重受挤压,二次分配又严重不公,所以人们,(不只是年轻人),不只是自身发展的目标无法得到满足,为了有限的机会还要拼命内卷,其次就是享受不到正常的社会福利与保障。当然从金融层面来讲,还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年轻人负债累累,但是我们国家至今还没有个人破产制度,也就是个人债务终身制了。去看一看失信人员名单有多少了。经常可见的暴力催收又是怎么回事呢?这让我想起我有个表弟就是因为被暴力催收而自杀的。自杀显然是一种重度抑郁的表现。 我跟好大儿还举了一个例子,某个国企的校招,收到了接近200万分份简历
最近在看梵高与他弟弟提奥的书信集,所以想整理一个文森特梵高的年鉴。 用的是英文版的年鉴 通过谷歌的AI主力gemini自动获取和翻译为中文,暂时还没有人工审校 年鉴如下: 梵高年鉴 1853年 3月30日:文森特·威廉·梵高出生于赫罗特-津德尔特(Groot-Zundert)的Markt 26号,是西奥多鲁斯·梵高牧师(Reverend Theodorus van Gogh)和安娜·科尔内利娅·梵高-卡本特斯(Anna Cornelia van Gogh-Carbentus)的长子。 1855年 2月17日:妹妹安娜(Anna)出生。 1857年 5月1日:弟弟提奥(Theo)出生。 1859年 5月16日:妹妹伊丽莎白(Elisabeth,昵称Lies)出生。 1861年 1月-10月 (?):文森特在津德尔特的乡村学校上学。由家庭女教师安娜·伯尼(Anna Birnie)在家教导,可能还有父亲的额外辅导。 1862年 3月16日:妹妹威廉明娜(Willemien,昵称Wil)出生。 1864年 10月1日 - 1866年8月31日:文森特就读于泽芬贝亨(Zevenbergen)Zandweg A40号的扬·普罗维利(Jan Provily)男子寄宿学校。 1866年 9月3日 - 1868年3月19日:就读于蒂尔堡(Tilburg)的威廉二世(Willem II)高中。
其实我不是很了解queen皇后合唱团的歌 之前和好大儿问过他有没有听过queen的we will rock you,他说他听过,我本来觉得那是queen最好的一首歌了。 然而,今天才被《波西米亚狂想曲》里这句歌词彻底圈粉了,i dont want to die,i sometimes wish i would never be born at all. 对生命的价值判断是一个复杂而沉重和难堪的哲学问题。因为我记得之前有个文案问如果可以回到过去,你最想回到什么时候?那我最想回到受精卵之前,那就没有这么一趟人间之旅了。 no pain,no gain,no happiness,no hurting,no anything. 又想起那天和同学说的话,“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我妈妈请一个接生婆私自取了节育环才生了我,我真的觉得这举动很抽象,抽象这个词是现在小朋友说一个人做事神经错乱令人无法理解的用词。 所以也许我们不该关注生命的来路与过去,而应该着眼于当下与未来。还是好大儿比较会安慰人,我说我很抱歉让他们来到这个世界,他说不要抱歉,其实活着每一天都是有意义的。这也许就是“虽千万人,吾往矣!”这人世间,至少我曾来过吧。 就像bohemian rhapsody里唱的, is this the real life… nothing real matters
原文: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116764/ 说两句题外话吧, 正如影片开始所述,历史总是被一些人改变,不过有些讽刺的是,好莱坞的导演总是干这种事情, 熟悉历史的人知道,这部电影说的是英国著名的金雀花王朝时代的故事。 这个王朝不但有狮心王、长腿爱德华(就是影片中的那个反派老头)等一系列战神国王,还有"法律之父"亨利二世。更重要的是,从1215年的《自由大宪章》,到1258年的《牛津条例》,到1295年的"模范议会",还有12-13世纪的一系列具有近代精神的立法,英国已经不可逆转地走上了千年民主宪政之路。 金雀花王朝的第一位国王就是爱德华一世的曾祖父亨利第二,也被叫作亨利.金雀花(诺曼底公爵威廉的曾孙). 好了, 回到故事中来,威廉.华莱士的故事是真的。 威廉.华莱士出身一个骑士家庭。他的故事大部分来自于传说或者史诗。起初他带领一帮骑士干的是捣毁英格兰人设在苏格兰的收税役所,并袭击在苏格兰的英格兰贵族,队伍随之越来越大,当时英王爱德华一世在法国作战,无暇顾及苏格兰,因此威廉.华莱士一度曾统治整个苏格兰,接着他侵入英格兰北部,占领了约克郡。英王爱德华一世没办法,只得结束了在法国的战事,回到英格兰,亲自统帅军队对付威廉.华莱士。据说威廉.华莱士作战极为勇敢,总是冒死冲在最前面,而且也有一定的军事才能
今天在网上看到这一段话,挺有感触: 家庭教育的核心是兜底,确保孩子长大成人,以后不犯浑,孩子的人生空间和发展上限一定不是你父母教育出来的,更别提那一套套神神叨叨拼命造词的科学育儿理论。 别太把自个儿当回事 也许是吧,不要太在意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 不过我也总是很看重所谓的“人生规划”“职业规划”。在我从06-至今的留学咨询,高考志愿填报咨询,《学霸修炼手册》的咨询式教学服务的经验来看 我们总是希望能够给孩子好的一种规划,一种在既定的环境下的至少眼下看起来更好的升学与就业的解决方案。 但是正如我前天送好大儿回去天津参加他的天津中考体检的路上,我把我爸以前跟我说的一些话分享给了我好大儿: 我说,你爷爷以前在我读高中后来读大学的时候跟我说过很多次, 带孩子永远都是一场实验,因为不知道最后结果会是怎么样。 不过我觉得这很正常,结果如何其实并不重要。对于我自己的两个儿子, 在我看来,最关键的是,激发了他们的自我意识,并且尊重了他们的自我意识,在自己优先的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尽可能多的给与支持。激励和赏识他们的自我,促使他们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开发与利用他们的本能与天赋,从事他们自己所感兴趣的事情,追逐他们自己的梦想。至于最后的结果,只要曾经努力过,又何必在意成功还是失败呢?所谓某事在人,成事在天。 所以不能像最开始看到的那句话,最后就对自己作为父母对孩子的努力与支持毫不在意
#长沙中考对高层次人才子女实行单列# 这个政策和热搜我开始是看朋友圈一位高中同学发的,后来微博上一看,已经吵翻了天。 然后有一个新起来的热搜是, #长沙吸引人才不能影响教育公平# 我给这次长沙的中考改革做了一个评论, 大张旗鼓反科举,急急火火举孝廉。 也好嘛,我们湖南人喜欢卷,以前卷孩子,现在卷孩子的父母。你要是高层次人才,你孩子就单列中招。这不挺好的嘛。湖南经济这么拉跨,不靠招高层次人才带动经济发展怎么办?长沙作为大省会战略的落脚地,不得为湖南经济的高速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表率嘛?总不能一直靠臭豆腐吧? 所以,为了吸引高层次人才,做出各种努力,大家要体谅? 实际上我觉得虽然长沙中考说是要给学生减负是挺好的,生地又不纳入中考,又不闭卷,只做开卷等级测试。但是生地竟然不纳入中考科目了,这有点和我们发展科技强国和新质生产力有点背道而驰了吧?或者我们现在新质生产力主要是以历史和道法为组成部分倒也未可知。 那天和我好大儿散步去聊天我倒是从他那里听到了一个很好的说法,“读书读得不好的但是政治都考得好!”嗯,也对嘛,我们国家就是这方面非常的先进。这样子可以确保我们国家的理工科和科技进步和新质生产力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吧。 政治学了这么多年,为什么政策制定的水平还是这么拉跨呢? 这个高层次人才子女单列中招出来以后,在微博上引起了热烈的讨论和激烈的反对
今天给我的《学霸修炼手册》做教学讲义和syllabus,我其中有一页PPT用的是 “学要学得踏实,玩要玩得痛快”,这句话是李大钊说的嘛。 我记得是我们以前的一篇语文书里面的课文《我的伯父李大钊》里面作者写的。 想不到刚刚我一搜,这就奇了怪了,现在网上的图片是《我的爸爸》了。 你们确定这不是来逗我玩的吗? 我湖南省确证的学霸不会这样一篇课文的标题都记错呀。 所以我觉得这个语文教材编写也太过分了吧? 还有一个81-87年人教版的 题目:《我的爸爸》 版本:人教社1981年版小学语文第四册(1981-1987年使用) 不过我还是搜到一个某短视频平台上的文案,和我看起来是学的都是同样的一篇课文《我的伯父李大钊》 但是整个以《我的伯父李大钊》来搜索的,结果竟然只有这么一个。 所以我觉得很奇怪。 就像杨振宁博士所说的,当你觉得书本上面和你的直觉有冲突的时候,那么这个地方就有学问可以做了。 我觉得这也是胡适的《学问的方法》里面提到的要去考证,考据。 这个《我的爸爸》和《我的伯父李大钊》课文的这种变化让我觉得太搞笑了。缺乏作为教材的严肃性。关键是话还是一样的,“要学就要学个踏实,要玩就要玩个痛快”。 无语了!faint!现在faint这个词也很少用了。
主席、白副总司令、各位同志: 我很抱歉,因为昨天在梧州一连说了两次话,喉咙有些哑,今天觉得更哑,恐怕在这么大的集会,不容易说得好。刚才听见主席说,我这次是受了李总司令的劝驾才来的,其实我早就有到贵省观光的意思,事前并已先拍电通知广西的友人,告诉他不久就将来桂一游。所以,这次可以说是专诚而来的。记得这次在粤渴见李总司令的时候, 李总司令对本人再三叮嘱,希望本人不但要到西大看看,而且要到南宁以及其他各处去看看。今天能够到这里和诸位见面,心里实在感到非常的快慰!但是,本人来到这里,要讲什么题目才好呢?刚才宾南先生己经说过,诸位都是青年,所以在拟定的许多题目中,宾南先生特择“治学的方法”这一题要我来讲。 本来做学问,如果得到好的方法,自然容易与学问接近,所得的成绩也会比较的多。因此,我时常接得青年朋友的信,殷殷以治学的方法相询。说胡先生何以不告诉我们做学问的方法, 以指导我们如何去做才会更有条理,更有成绩,让我们也好得到做学问的捷径。对于这问题, 我有的或在书信上答复,有的或在学校讲演,计前后己讲十七年了。去年三月初八到天津去,也是讲这个题目,当时,因为早到了半天,就在旅馆中重温旧稿,看有什么地方可以增改, 但是愈看心里愈怀疑,到最后才恍然大觉大悟,深觉十七年来所讲这无数次的治学的方法,都是错误的,于是就把旧稿都撕掉了。 三月初八那日所得的新觉悟,使我明白, 治学有无成绩,有无结果
所有研究胡适的人都必须先抱持着一个态度跟一个假定。那个态度就是虚心: 我们所面对、所分析的,是一个天才,他的天分跟努力是我们望尘莫及的;那个假定就是:如果胡适敢谈任何问题,我们必须假定他知道他在说什么。我们必须假定该看的书,他都已经看过了。 这就是我们常见到的那句话: 比你天赋高的人还比你更努力!very sad!永远无法再超越的sad。这也给我们以后做学问一个很基本的要求,当我们谈论一个问题的时候,我们最好把这个领域的相关重要书籍能够尽量通读一下,了解一下前人的相关的认知与知识与见解,然后再发表自己的看法。 这点让我是很痛苦的,我在2014年或者更早创建了“好甚解不求读书”歪理,就是为了规避读书,规避发现自己的想法早已经被前人所发现和写出来。
昨天我发票圈的时候本来说第二篇关于brave heart的观后管是要写家暴的。 不过昨晚后来 第二篇写的是我和胡适老师的“绝对不抵抗主义”。我说了,被谁统治都是统治,不要为了别人的统治权力去牺牲自己有限的生命,毕竟我们每个人都只能活一次。 第一篇关于brave heart的观后感写的是关于领主权力与责任的《关于初夜权》。 那么今天这篇我想写家暴,主要是看那个英国国王爱德华一世对待他的同性恋儿子,爱德华二世。 我昨天看到他当众扇爱德华二世耳光的时候,我就想到一句话: 你不能通过羞辱培养一位王,you cannot raise a king by humiliation。所谓信任和尊重的力量。这涉及到给一个少年人树立自信的问题。 我想起我好大儿和我说的很多他所了解的乡里小朋友的事情。 比如有个小朋友学习没有兴趣(这点当然也不是他的错),然后成绩就一直不好,他爸爸一般不怎么管他。之前也是对他抱有自暴自弃的心态,“反正你不行了,考不起高中了,职高都考不起啦”诸如此类。但是有时候又突然,特别是到了初三的最后一个学期,突然焦躁起来“你这样子成绩这么差怎么办?!” 然后焦躁他又找不到解决方法,就对他儿子非打即骂。据说有次这个小朋友在睡午觉,他爸爸竟然突然冲进去掐他脖子。唉!我听到这里我真的想报警抓这个男的。那些爱猫爱狗人士都要说,如果不爱,请不要伤害。我有时候想我们国家那些鼓吹生小孩,生二胎
今天给一个linux的app配置的时候发现它提到了一个quic协议和quic协议的样例。 我就好奇这个quic到底是什么东西,但是显然是和网络传输有关系的。 所以就搜了一下,原来是一个tcp/udp复用的协议,然后可以加速网络的加载的。 QUIC(Quick UDP Internet Connections)是一种在传输层运行的网络协议,由Google的工程师在2012年最初开发,旨在提高网络连接的速度和可靠性,以取代当前互联网基础设施中使用的传输控制协议(TCP)。QUIC建立在用户数据报协议(UDP)之上,使用加密和多路复用来提供改进的安全性和更快的数据传输。它允许在单一连接上发送多个数据流,减少延迟并提高吞吐量。此外,QUIC还包括诸如拥塞控制和流量控制等功能,以管理网络拥塞并确保数据传输的顺畅。 QUIC的主要特点包括: 独立逻辑流:允许在单一连接上发送多个数据流,每个流独立处理,提高了资源管理效率。 一致的安全性:所有通过QUIC发送的数据默认都是加密的,使用传输层安全(TLS)协议建立和维护安全连接。 低延迟:设计上减少了数据发送和接收之间的握手延迟,特别是在移动网络等高延迟网络中。 可靠性:基于UDP提供可靠传输能力,具有数据包丢失恢复和重传功能,确保数据完整性和准确性。 避免队头阻塞:通过允许多个数据流,使来自不同应用的消息可以独立传输,避免了潜在的延迟。 内置安全
我不知道怎么说 Wallace是很勇敢吧。 但是我是不喜欢战争的,我更加不喜欢自己去为了别人的战争牺牲。 这个问题我很小的时候就思考过了。我记得那时候我们是说要我们学雷锋,学赖宁。我那时候就在想,如果我学雷锋把自己淹死了,我学赖宁把自己烧死了,对于我来说,这样子的价值在哪里呢? 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如果让我为了别人的生命与财产安全,放弃自己的生命,那不就意味着别人的生命与财产的价值,或者说其意义,比我的生命价值和意义要隆重吗?那还是我们所宣扬的平等的社会吗?还是我所追求的公平与平等吗? 所以,2014年六一儿童节我在给我俩个儿子写的 《除了你这个世界一无所有》和《你没了,很多个世界要坍塌》这两片文字的时候,我就严正告诫他们,不得“见义勇为”。因为通过我长期的思考,我觉得“见义勇为”这个词本身是不义的。正如上面我所说的,难道别人的命,别人的财产,比我们的命要重要吗?这个世界有人要维护道义与公义,那是制度设计者,执法者,司法者,立法者他们要解决的问题。 网上有很有名的两个哈佛大学的公开课,一个是关于生命的,一个是关于正义的,justice。这两个我都没有随喜大家去看,因为我不需要看这种东西,我被这种问题困扰很多年了。从我初中开始纠结于如果学赖宁被烧死了该怎么算这个问题开始。 我在《除了你这个世界一无所有》里我写到了,有些人,为了救自己落水的同学,更加死多了七八个人;这是非常的不义的
影片的一开头那个领主就抢走了那个新郎的新娘 他说根据他的权利,他享有新娘的初夜。 这个初夜权,是西方封建制度下的糟粕。 我记得很小的时候看过一部讲南美的封建领主的小说,也是讲那个领主他占有他领地所有少女的初夜权。这个初夜权太他妈的坑了。不过那本小说我已经不记得是什么名字了。 正是这个初夜权的情节,让我对欧洲传统的封建领主没有什么好感。 本来有另外一本小说,也是我很小的时候看的,反正肯定是初中毕业以前看的了,因为高中以后我看小说反而看得少了,讲的是领主责任的问题,就是讲领主要照顾自己领地的子民。不过那本小说里没有写领主占有子民少女初夜权这个情节。那本小说讲的是那个领主家族没落了,反正不管什么原因,就是经营不善也有可能的,后来很多年以后看了《唐顿庄园》,我就知道其实做个封建领主也是不容易的,要把自己的领地和自己的庄园还有城堡经营好,那是需要非常复杂和高强度的综合能力的。当然我小时候看的这个封建领主没落,他们家应该是海边小渔村的领主吧。反正最后这个领主的传承人,也就是最后的继承人了,他家族衰落了,他没法照顾他的子民了,他就把他家族传承下来的一个族徽,应该是一块石头雕刻的,给自己划船偷偷沉到了海里。然后他自己应该是从就从那里逃离了。 这个领主把族徽沉海底然后自己逃离了自己的责任的小说给我对欧洲的封建领主留下了一个还算不错的印象吧。
昨天好大儿告诉我一个令我很震惊的消息, 某校他上一级已经毕业在读高一的一个女生,投河自杀身亡了! 为什么呢?因为据说她和男朋友去开房,被人知道了,所以就闹出来很多闲言碎语,然后这个女生受不了这些闲言碎语,就投河了。 所以昨天我和好大儿说了,我说这个年龄其实开房虽然是不是那么正常,但是也算比较正常的事情了。何况大家是少男少女,内分泌很旺盛,情到浓时把持不住是很正常的。何况这两人还是去开房,而不是露天野合,已经算是很文明的了。当然,野合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想一想至圣先师孔子还是他父亲和他妈野合生的呢。 所以对这种现象风言风语,是我们这个社会还没有现代化的又一铁证。我觉得个人没有理由因为别人的言辞而惩罚自己,更加不应该由此而放弃了自己的生命。 总而言之,就是关于性的禁忌,这是毫无道理的。这也是为什么福柯会把他最后的学术研究投入到《性的历史》的这部鸿篇巨制之中去。 中华民族的传统儒家思想就是这样的,把性当做禁忌,特别是对女性,进行荡妇羞辱,这是完全没有道理的。想一想儒家大思想家,朱子,不也是扒灰大师吗?说实话中国人的性混乱,淫乱,并不比古希腊传承下来的西方文化要少,只是大家更加喜欢做伪君子和说伪君子的话装点门面罢了。一部红楼梦,马夫怎么骂曹府上下的?扒灰的扒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 所以当然不是说要鼓励大家淫乱,但是至少,正常的性行为,是不应该被嘲笑,被讽刺,和被开盒,被流言蜚语的
刚刚在听epub reader在朗读《胡适杂忆》。 听到一段我有点不高兴了。所以摘录下来批判一下。 胡江冬秀 任何学人,除了家里的书房外,总得有一间办公室,不能老窝在家里。偏偏在纽约那几年,胡适少了一间办公室,在家里伴着老妻,事事得迁就她,不免影响到他工作的情绪。他在精神上显出老态,这也是一个原因。 在表面上看来,胡适夫妇恩爱白首,非常幸福,但我总觉得江冬秀女士不能算是我们一代宗师最理想的太太,二人的知识水准相差太远了。早在1915年4月28日,胡适记了下面这则日记: 得冬秀一书,辞旨通畅,不知系渠自作,抑系他人所拟稿?书中言放足事已行之数年,此大可喜也。 胡适十三岁就订了婚。他事母至孝,当时无意拂逆母意,也就算了。但凭这段日记,我们显然看出,胡适曾去信问他母亲或江冬秀,缠足已放大了没有?想来江女士以往给他的信,文字欠通,这封信“辞旨通畅”,虽不免疑心是别人“拟稿”的,但胡适知道未婚妻在努力改进,至少足已放大,他心里是高兴的。可是婚后三四十年,江冬秀显然没有多大进步。《传记文学》第一九二期影印了她晚年的手迹,那几个字实在是见不得人的。(连她先夫提倡的新式标点,她都会用错!)居留纽约期间,她还停留在看武侠小说的阶段,胡适的学问、思想她是无能力欣赏的。住在北平、上海,她有用人可使唤,家务不必胡适操心。住在纽约,胡太太既不懂英语,他老人家还得上街买菜,实在是够辛苦的。二老住
新装的composer和php 8.3 drush随着project的code一起下载的 但是用drush command的时候提示-bash: drush: command not found 明明project里面又安装了drush 13.4 这个时候要做的是一点小修改 在user的目录里,比如我的是root,那就是 /root/.bash_profile 在这个文件里加上: # include the current `vendor/bin` folder (Notice the `.` - This means current directory) PATH="./vendor/bin:$PATH" 重点是后面那句path 保存 然再启动新的终端即可。
今天傍晚我爸妈先吃了饭,然后我给我和好大儿弄饭。 他想吃猪油炒饭,我给他弄了一大碗。然后炒了一大碗的炝炒土豆片,但是因为加了点水焖了一下所以不脆了。 我做饭的时候和吃饭的时候我爸在旁边和我聊了很多一会天。 聊到关于人的寿命,遗传,隔代遗传,遗传性疾病,优生优育,还有计划生育和未来的生育问题。 他说现在年轻人都不想生孩子了,因为计划生育的缘故。其实不是的。大家都知道是什么原因现在年轻人为什么不愿意生孩子了。因为养育成本太高了。 而且我跟他说穷的话生孩子不好,他竟然跟我说穷人家的孩子更聪明。真的是蜜汁自信。我说你只能说“穷人家的孩子被迫早懂事早当家早克制自己的欲望了,但是不能说穷人家的孩子更聪明。实际上很多富人家的孩子玩的东西穷人家的孩子想象都想象不到。所以最后到了社会上,生活中,工作中,很多事情根本就无从下手,无从下口。” 我记得我大学的时候大一就有两个同学出国留学了,一个是我很熟悉的CC同学。另外一个是隔壁宿舍的。CC同学那时候每次从重庆去珠海都是坐飞机。她说偌大一个机场经常只有她们几个人。那时候我还不知道机场是什么样子呢。航站楼?登机口?你能想象吗?如果你没有进去过,你知道航站楼之间要坐bus通行吗? 所以我每次一听他说“穷人家的孩子更加如何如何”我就火很大。我今天告诉他,我说,穷人家的孩子还有一个致命的问题就是心理上的缺陷,一辈子也许都无法修复。我说你们这一代人不懂这些
今天被好大儿弄得脑力消耗巨大,因为他问我拓扑学的问题后来又问我超光速运动的问题。我又和他一起研究与学习了一下,脑子有点懵懵的了。 今天好大儿问我“拓扑学”是不是属于几何学,我突然想起来早两天看杨振宁的讲座,里面说到,在规范场理论(物理)和纤维从数学(数学)各自独立发展之前,数学和物理是同步发展的。牛顿发明微积分(莱布尼茨也独立发明了微积分),既是数学的革命也是物理的革命。 总而言之他说一句话,之前数学的理论与计算的发展,都是为了满足物理的几何化。我想大概这个意思就是一切都是几何。所以拓扑学肯定是几何。 所以说早几天我想着要看看大师的讲座,学习一些量子力学的知识,对于辅助好大儿的学习还是有点帮助的。 实际上我现在只是找出杨振宁那个讲座的完整视频,让他坐着看看,二十世纪物理与数学的合与分。 不过后来杨振宁跟陈省身说“你们数学家怎么凭空创造出不是真实存在的数学理论?”指的就是纤维从理论,是一种拓扑学理论,杨振宁一开始五几年他也是看不懂的但是陈省身回答他,“不,它是真的,自然的”。 陈省身这个回话让我觉得其实人类的意识它本身也是可以创造知识的,它创造出来的东西也是真实的。 所以我们的意识也是客观自然的一种存在,所以我想马克思也许会更加能够理解陈省身这个说法。 我们讲意识能动性的时候是把意识与物质相对化了
首先是关于我为什么要听量子力学,我觉得这纯粹是为了一种更多的角度来了解我们这个世界,更深刻的从科学层面来了解我们的世界与生活。 同时锻炼自己的大脑。 必须让大脑处于一种持续的觉醒与工作状态,这样子可以促进大脑的活跃度,内分泌,主要的神经递质,内啡肽,五羟色胺,等等。 昨天在朋友圈写了一些关于听他讲课的一些听后感如下: 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量子力学,是二十世纪上半页人类物理学史上和科学史上最大的变革性成就。可惜我一直没有好好去了解这些理论。 最近在看量子力学的讲座的时候发现几百年间以来,科学家所强调的有效的学习方法其实都是差不多的。这对我们简化与完善我们的《学霸修炼手册》非常有帮助。 要把科恩的《科学革命的范式》的主要思想再看一下。然后是福柯的《词与物》《规训与惩罚》《性史》这几部作品的核心思想。 我一直在强调更加简单的完成学习与认知构建的方法与路径,其实和deepseek优化大模型的训练讲滴算力需求是一样的。所有也要借鉴一下大模型的训练技术与理论。 更少的学习,更多的玩耍,才可以真的成为学霸。 听完张朝阳的讲座,有个女大生问了张朝阳博士我大一的时候去心理咨询的问题,“如何看待人生越大越孤独?” dr zhang的回答有点意思,确立自己的价值观,为了价值观去努力,让自己忙起来。其实如果理解到他曾经深度抑郁,对他的回答我是不太满意的。连续有三四个学生问题这种问题
rockstor OS:opensuse 15.2 硬件:蜗牛星际小机箱,与一个小主板,电源。8G内存,16G操作系统的固态硬盘。 储存硬盘:2个8T的sata硬盘,一个512g的ssd固态硬盘作为bcache的固态盘,从而增强对机械盘的读写性能。 部署rockstor,同时安装bcache支持,需要生成一些规则,这个rockstor官网上面有具体的指导。 opensuse 15.2有官方的bcache的支持套件,bcache-tools 不过rockstor 5.0版本的升级出现了问题,有些服务根本没法启动。升级后变砖,所以不得已又找了个4.0的iso重新安装。 所以有时候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都是这样子,包括人,包括业务,都是这样子吧,能够正常跑起来的东西,就不要去改它。 如下内容为AI总结与生成: ### Rockstor 技术文档 Rockstor 是一个基于 Linux 和 Btrfs 的网络附加存储(NAS)设备,具有私有云功能。它基于 openSUSE 构建,专注于易于安装、设置和使用。Rockstor 支持多种硬件平台,包括 x86_64 和 ARM64 架构,并且有针对 Raspberry Pi 4 和 RPi 400 的安装程序。 Rockstor 的主要功能包括: - Web 界面系统管理 - 实时仪表板 - 在线存储池和共享管理 - 快照功能(即时 Btrfs
今天看到一个中学老师说,稳定的朋友关系,对于小孩子的成长与人格发育很重要。 这点我觉得是很对也很重要的。 虽然我一直很强调一个人的独立与自我,与尽可能地摆脱社会关系的束缚,但是作为成长过程来说,这些是非常有必要的。 因为今天还看到了一个大师说的另外一个话: “恶人知道怎么样对付善人,因为恶人知道善人的弱点。但是善人却往往不知道怎么对付恶人,因为善人甚至都不知道恶人的恶。”这也是非常有道理的。 我最近两天和好大儿聊了比较多人际关系的事情,包括校园霸凌,包括亲子关系和夫妻关系和家庭暴力等等。 好大儿给了我一个很有意思的观察:他说,其实很多时候霸凌都是老师带头的。然后他又说起他读七年级的时候八年级的一个混子同学欺负他和骗他的两次的事情。又说那个人现在还欠他一个兄弟几百块钱。而之前我记得我在他们期末去领通知书的时候开班会,我提到这个混子霸凌他们,当时的校长还要出来狡辩说那不是霸凌。唉!就是学校管理层和老师自己也不能正确的认识到霸凌在校园里的危害。这个混子,他当时因为一个什么电子烟的问题,我听说,20多块钱的东西,让另外一个小朋友出100多好远的钱,然后宣称那个小朋友欠他这么多钱,逼到那个小朋友要跳楼。后来是学校出面出来处理的,但是校长还说这样子不存在霸凌。 然后好大儿说他挺同情那个欺负他的学生的。可怜!然后他说他一早应该认出来那人的真面目,不会被他骗两次。我觉得他还是心地非常善良的
昨天和好大儿吃晚饭的时候,我爸来了,我们聊了一会。 他说你要让王掬琅把他的头发梳一下,这样像个鸟窝。 我说,请你管你儿子,不过不要管我儿子。我儿子归我管理。 我一直不喜欢别人逼我剪头发,从读小学开始。当然还有各种各样的,自己的事情。 我从小对“我自己的事情应该按照我自己的意志来处理与执行”树立了很强的心理围墙。如果我不开门放你的意见与建议进来,你的就是放屁。而且我随时可以在我的围城里把你的想法与意志驱逐出去,不管你是谁。在形式上的拉黑与删除是对你的尊重和对大家的保护。 记得有次高中暑假在家,我爸总是管我私事,洗澡呀,剪头发呀,不胜其烦。我后来就爆发了,我偏不,这些我自己的事情你为什么要插手? 初中有次他要教我学一步扎蝴蝶结鞋带,我偏偏学不会,所以我数学与几何不好我也认了。然后他就还要在那里让我学,我烦躁得不行,就发脾气了。我说不会扎蝴蝶结又不会死人,会扎蝴蝶结也不见得怎么样吧。然后胡乱扎了一下鞋带,用了三步扎起来。他还要拿根绳子在那里喊我学,我直接跑屋里去懒得理他了。不过后来和一个女同学学会了 总而言之我比较喜欢的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勿强施于人。子之珍馐,人之毒药。最狠的一句话“他人即地狱。” 逆反过来,我不想成为我儿子们的地狱。然后我现在管理我好大儿的方法很简单,彻底授权,完全担责,milestone 式质量抽检。 彻底授权
早几天跟大家讲了一个悲剧, 我的一个小表妹,二十三四岁的年纪,在长沙上班的途中出车祸不幸过去了。 两年前我大表弟过去了,在长沙,是在工地由于装备设备出问题导致的事故而过去的。我记得我得到消息的时候正在地里给种的牛鞭草浇水,心理也很不是滋味。 我和这个小表妹虽然交往很少,但是她爸妈也就是我表姨和表姨父给我帮了很多忙,我菊庐的厨房案台和装修,他们免费友情给我做的。我们见面次数少,也很少说话,但是我对她印象很深刻。我小表妹人很漂亮,又会跳舞,在长沙一个舞蹈培训机构做培训老师,人很活泼,养一条狗。当然我对这种自食其力努力的年轻人就很欣赏,在当下这个时代,躺平是一种很好的选择,但是努力也是不错的精神。之前本来还说让好大儿回头去长沙在她工作的机构学一学跳舞。所以她这么突然的过去了,我心情很不好。所以那天我做饭我妈告诉我这个噩耗,我第一时间是跟我好大儿说让他出去骑摩托车一定要小心,小心,再小心。 昨天我在家里,我表姨他们已经去长沙和事故责任方谈判有关赔偿问题。然后有个邻居问我怎么没有跟着去长沙,去帮我表姨和表姨父他们维权谈判做技术支持。我说如果他们需要我的话应该会喊我吧。如果不需要我在场,有警方和执法司法机关等的判决也已经可以了。因为我如果去了那个场合,也主要是提供依法维权的意见。 就像我大表弟去了那回,亲戚众多的去了工地老板安排的酒店,在那里谈判有关赔偿等各方面的事情。我二舅做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