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快乐!我胡汉三又回来了!这次“出关”,正是要向大家隆重推荐我们近期闭关修炼后,用全新的“Vibe工作流”打磨出的两大核心项目:《学霸修炼手册》学习能力培训体系与“Vibe Consulting”留学服务。 最近,AI的流行产生了新词,“Vibe Programming”,氛围感编程。它描述了一种全新的开发模式:开发者不再是逐行编写代码,而是通过自然语言和AI进行对话,引导AI生成、迭代并优化代码。开发者专注于“做什么”(What),而AI负责“怎么做”(How)。这正是我与我的AI搭子过去这段时间的核心工作流。 受此启发,我将这个概念迁移到了我的专业领域,开创了“Vibe
地区、民族、文化、性别与群体研究
学霸修炼手册的总纲和宣讲PPT终于定了稿
欢迎添加微信george-otec咨询具体授课事宜。 经过最近的授课和一些小孩的教育管理,感觉这个大纲还是需要修改一下。 整个课程体系还是要进行一些调整。
顺AI而生——面向未来的教育
个人如何缓解被AI取代的进度? 个人如何控制AI而不是被AI控制? 按照马克思的说法,个人的自由发展是全人类自由发展的前提。 AI时代已经来临,AGI时代指日可待(?),具身智能在加速发展,代表着人类社会进入低体力劳动和低低级重复性脑力劳动时代,代表我们有更多享乐的时代,更多enjoyable income。 牛马的未来就在于智能机器与能源取代人肉。 从牛马转变为真正的人,需要的是更少的劳动,更好的分配机制。 这是基本的经济学原理,也是过往无数哲人所神往的时代。 当人类的奴役者通过奴役机器就能产生足够的产品与服务满足人类的需求的时候,就是人类摆脱奴役的时代。 所以我们现代的教育,面向未来的教育
08 4 人不在旅途,心在
如下是前天的朋友圈: 我今天要把这次进藏的旅途写完,不论如何,因为路途的行程它总是要结束了。 这两天由于气温骤降,身体不舒服有些耽误了进度。 但是我写到这个最后“合拢”的阶段,为什么会变得慢慢的有些“难产”,和觉得“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个味道”呢? 我突然想起来,其实路途的时候还是很不错的,只是因为一开始我对这个游记抱有了太多期待,就像自己对进藏的旅行抱有太大的期待一样,总是以为可以从中得到些什么,和再得到些什么。 可是,当我来到这次这个写作工程的最后的“合拢”阶段,我又慢慢的觉得原来这次旅途原来只是一个旅途而已。 “我”有点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把它看得这么重要,煞有介事地要写这么久的“忆记”
08 3 鲁朗石锅鸡 林芝高速急
中午在鲁朗国际旅游小镇吃石锅鸡。 不得不说给我们搭便车的小哥,真的是非常的好人了。他本来是要回拉萨他的电脑店工作的,可是一路上就这样陪着我们走走停停,满足我们观光的要求。车费油费没有收,吃饭还是和我们AA。而且因为他经常走318这条线,所以他对沿途的风光与观景之地也是非常了解的。一般什么山头垭口的,都不会让我们错过。 早上我们出发得不是很早。然后出了波密县没有多远的地方,我们到了一个“鲁朗国际旅游小镇”,是那几年新建的一个旅游区。然后就先在这个小镇游览了一下,湖光山色,一副江南水乡的样子。 在鲁朗小镇最后的重头戏,吃石锅鸡火锅。正宗的墨脱石锅哦。墨脱当然离我们走的路线还是有点远
08 2 怒江七十二拐 波密夜拍神山
早上从左贡出发,应该不是很早了。不过今天小哥安排的路途也算很赶,我们计划到波密再住下来,明天再赶往拉萨。 不过早上一直走了很久,我觉得一直都是和之前一样那种盘山公路,没有什么特别的。实际上从新都桥出发以后,一路也是走了这么多地方,总而言之就是“翻山越岭”,再“翻山越岭”,再“翻山越岭”。然后就是跨越“大江”“大河”,当然,其实因为我们是在河流的中上游路过,江河也其实并不“大”,但是因为要在那些崇山峻岭翻过,盘山公路走着走着海拔又高,看着河谷谷底离山头的距离那么高,山坡又陡峭,所以望下去非常的惊险。一路走过来,慢慢就习惯了,有种疲了的感觉。我们走过金沙江,越过澜沧江,看到了垭口的风光
081 巴塘惊魂路,左贡冷雨夜
这一段是从巴塘出发以后,过了金沙江大桥,一直往芒康和左贡走的路上这一段,也可以说是我们经过的最为惊险的一段。 过了金沙江大桥,我们开始正式从巴塘到芒康的路途。 不过走了不久就看到了司机小哥说的“前面有五十公里的塌方和每一公里两台挖掘机在修路”的场景了。因为夏天下大雨,导致的泥石流从山上冲下来,然后冲垮了国道。那些河沟里的抢修设备就是在抢险维修的。 题图就是我们在有个拐弯处让车拍的河沟里路沿下的正在紧张施工的挖掘机。所以这一路几时公里,都不由得感叹“基建狂魔”的魔力。然后司机小哥又让我们看山坡上滚下来的巨石,有写地方有那种钢丝网挂在山坡上,而钢丝网里又挂着滚下来的巨石。 我们一路从巴塘县出发
0602 稻别:长线轻松步 朋友再见难
今天,6月25日的目标就是徒步走完稻城亚丁景区内的长线,从洛绒牛场,到五色海,再回来,然后就做观光车出去。 刚才整理了一下照片,按照相机比手机晚一个小时算,我发现我们是7点50左右就起床收拾好了,因为我还给住的村子里的客栈那种格子小房间拍了一个照。 然后就出发往洛绒牛场走。不过昨天和我一起走短线的两个小伙子今天只有一个要去走长线了。就是题头这个留影的穿个皮夹克的小哥,我们要一起把长线走完。而另外一位黑衣小哥,可能有点不舒服,所以就留在客栈休息等我们了。 实际上我们走到洛绒牛场的时候还挺早的,大概还只有九点钟左右。 稻城亚丁景区里面的步道呀,弯弯扭扭,绕来绕去的,看起来很近,其实走起来还蛮远的
0601 稻城亚丁初体验
这种寻忆游记写起来有点麻烦的就是,随着相册的翻找,好像记起来的东西越来越多了,好像想写的,该写的,也越来越多。 而与我当初从后记开始写,想要速战速决把整个旅程忆记写完的初衷越来越背道而驰了。 而且今天我翻我在稻城亚丁景区内部第一天的徒步照片我发现了一个巨大的bug,那就是手机的照片时间是对的,而相机的照片时间,应该会比手机的时间要推迟了1个小时,这可能是我一开始没有注意到的,但是之前相机是有通过手动调节时间时间以及通过蓝牙与手机连接校准过时间的才对呀。因为我今天发现有系列照片我们已经从仙乃日这辺这个徒步终点回到我们在景区里住的旅店并且又爬到后面山上拍整个景区的俯瞰图了
0101 Once Upon a Time in Xichang西昌往事
本来我想把这一部分写到前面《第四故乡,西昌》那一节。可是我突然觉得需要重启一段,而且用这个这么有电影味道的title来正式写我到西昌之后的日子。 在一个地方住久了,就会觉得腻了,觉得没什么好写的了,而且也会因为觉得所有的事情都是那么理所当然,那么重复与单调了。 何况我本来来西昌就是想静静地住一住别人住腻的地方,晒我日想夜想的“全国旅游景区最好的阳光”而已。我并没有想着在这里会有什么惊天动地的际遇。何况有一个邛海,让我每天有地方去散步,已经是意料之外的巨大收获了。当然,还有一个是青旅后山的所谓泸山风景区,然鹅我在青旅住了那么久,只有后来在另外一位同行的小伙子的撺掇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