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的格尔木,竟然在相册里只剩下两张照片了。
换了一首BGM,用的陈慧娴的《人生何处不相逢》。比较切合我在格尔木的感觉。
我是2018年7月7日晚到的格尔木。当时坐成都小哥的丰田霸道,早上很早出发的,但是到格尔木的时候已经很晚了。因为在青藏线的路上遇到修路,有很多地方只能单边通行。所以当时也不能定青旅了,随便定了一个最顺路的快捷酒店。我为什么记得这么清楚,是因为我到了快捷酒店办入住的时候发现身份证落在了小哥车子的档风玻璃那个位置,又打电话请他给我送过来。幸亏他还没有开出格尔木市,然后他打了一个出租车请人家帮我把身份证送过来了。但是我已经不记得为什么会在拉萨到格尔木的路上把身份证拿出来了。也许是在某个地方有检查。
因为7月7日坐一整天车很累了,到了酒店等到了身份证办了入住倒头就睡。所以我一直很佩服那些开长途车的司机师傅,像我搭车的这个小哥,他还不停下来休息,而是继续往成都开。不过途中他爱人也许可以给他替班一下下吧。好像在快到格尔木的有一段路上就是她开的。但是我到格尔木之前天黑之后就睡了很多。那种汽车的颠簸,倒也挺适合睡觉的。
第二日醒来,就又开始定青旅,换个地方住。也不能立即就去西宁,行程太紧太累了。7日一天赶路也没有好好吃饭,晚上到得又晚。所以8日打算在格尔木再住一天,顺便吃顿好饭。休整休整一下。
打车到青旅,感觉和晚上住的酒店隔得还挺远的。然后订的床位,小姐姐给我安排了一间还没有别人住的房间,所以就是我一个人独享一个六个床位的房间。这个青旅有点氛围,感觉好像还有一些乐器什么的,我不是太记得了。关键是我格尔木的相片都找不到了。
然后就出去逛,了解一下格尔木的本地风土人情,顺便觅食。我记得其中有个地方有格尔木的地方志的一块碑,我在那里仔细读了的。但是里面讲了些什么现在已经不记得了。不过无论如何那块碑告诉我格尔木是有点历史了。我倒是搜一下看看:
古代是羌人游牧地区。
西晋末年,辽东鲜卑吐谷浑部迁入甘青地区,建立起以鲜卑人为中心与诸羌领袖联合的吐谷浑国。格尔木地区成为吐谷浑国属地。
663年吐蕃灭吐谷浑国,占吐谷浑故地,从此格尔木地区的游牧民族逐渐变成藏族。
13世纪中叶,元朝开始统辖整个藏区,元顺帝时封蒙古贵族卜烟帖木儿为宁王,率蒙古兵士镇守柴达木盆地。
1636年,四卫拉特之一的和硕特部在其首领固始汗的率领下自今新疆伊犁进入青海,几年后略定卫藏,统治了全藏区。1725年清雍正帝下令征服青海,将青海蒙古各部划定游牧地界,统一编为二十九旗,道光年间起分左、右翼两盟。
中华民国建立后,沿用盟旗制度。1946年裁撤“通新设治局”,台吉乃等旗仍归都兰县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不久,活动在格尔木地区的主要是来自新疆的哈萨克族。
1949年,中国共产党控制了青海省大部分地区,青海蒙旗被废除。1950年8月,中共青海省委派哈族代表哈里木等5人来到海西联系哈萨克族,争取让该地人民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管理体制。
1953年9月11日,成立了阿尔顿曲克哈萨克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县级)。
1954年7月15日,正式成立了海西阿尔顿曲克哈萨克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1956年3月1日,成立了格尔木工作委员会,为县级领导机构。
1960年11月17日,撤消格尔木工委,设立格尔木市。
1966年3月27日,改设为格尔木县。
1980年6月14日,成立格尔木市。
然后我又在市里转呀转,因为还没有到吃晚饭的时候,而我在格尔木市玲珑湾酒店预购了一张海鲜自助餐的晚餐券。
中间在格尔木二中的门口我停留了很久,因为看到了一张高考放榜的喜报。高考已经过去一个月了,确实陆续有录取结果出来了。
我想当时我应该用手机拍了那张喜报的照片的。好可惜已经遗失了。不过幸好还有这个玲珑湾酒店的自助餐仅存的一张照片。这样我才知道当年路过的是格尔木二中,因为它隔这个酒店比较近。而我住的格尔木国际青年旅社走到它校门口只有800米,到吃自助餐的玲珑湾酒店是2.1km。

对格尔木二中印象这么深刻,因为她给了我惊喜。
因为我在这张放榜的高考录取喜报上,赫然看到了四个大字“中山大学”,我的母校。不用说,这是印刻在我身上最深刻的印记之一。
很小的时候和我二叔聊到打油诗,就有说人生的几大幸事,“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所以在格尔木,是分享了别人的“金榜题名时”的喜悦,更是又遇到了故知的“中山大学”的激动。所以当时在为这位小师妹高兴的同时,又不由得回忆起自己当年的青葱岁月。去年中山大学100周年校庆,校长有句话说得很好,“中山大学校友在哪里,中山大学就在哪里”。至少我现在知道,在格尔木,我曾经驻留了一日的地方,还有一位中山大学的“故知”。虽然我根本和她未曾谋面,甚至我因为那张照片丢失,连这位小师妹的名字都不知道了。但是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并不是真的要去认识这个人。
所以后来又兜了一下,本着“扶墙进,扶墙出”的自助餐原则,我当然逛到肚子空空才去那个玲珑湾酒店吃海鲜自助了。现在地图上竟然还能搜到这个酒店,在这种经济形势下,真的是了不起。
不过这里的海鲜自助餐又不贵,好像只有78元/位把,或者是68元/位。要是太贵我肯定也不会去了。而且生蚝呀,海鲜呀,牛排呀,酒水饮料了,还挺多的,材料都挺扎实又新鲜。就餐的人不是很多,我觉得也不吵,就餐环境非常的好。
这大概是我从6月21日离开西昌之后,在整个藏区兜了十几天,吃得最好的一顿了。
吃饭的时候就顺便看了一下去西宁的火车票,要准备回去了。虽然不算归心似箭,但是自从6日晚寻找顺风车离开拉萨,就已经是决定要终结这次旅程往家赶了。
编辑手记和后续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