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6月29日傍晚八点到的拉萨。
因为我看了一下我那个时候在车上拍的模糊不清的布达拉宫的照片,时间是20:10开始的。
过了广场没有多久我就让小哥把我放下来了,因为之前院长给我推荐的青旅就在这附近,而同车的两位女孩的酒店还在其他地方,所以肯定要跟着小哥的车走更久。所以我就下来背着我的超级大的徒步背包,去找我定的青旅去了。
这个青旅超大,内部一个很大院子,好几层楼,一圈地方很大。不过我后来决定住完第一晚我就不住了。就去找其他旅馆了。可能是那个环境与感觉,我不是太适应,或者怎么样,总而言之我不像院长说的那样,每次来拉萨就要住这里。我感觉我怎么对这个院子里的青旅没有那种忠诚度呢。
不过这个地方倒是挺方便的。去哪里都方便。哦,我想起来了,这个地方可能叫做八角街。
先找了个地方随便吃了点晚饭,应该还是吃的川菜吧。明明到了拉萨了,不知道手机照片为什么还是写的山南市,大概是手机的GPS定位更新太慢了。
吃完饭后就去大昭寺那条街逛了,在这附近也都逛了。住的附近市区里逛没有什么意思,有几个商场,和我在大城市步行街的商场差不多。
后来到了大昭寺这边的街上要不同一些了。
晚上诺大的街道上还有哪些磕长头的,趴在地上在磕长头。然后又有一些游客给他们背包里塞钱,有些一次塞三四张红票票的。所以这条街是有藏族风情的一条街,一片街区。在大昭寺前面的广场还待了很久,反正晚上回去早了也睡不着。对了,我想起来了,他们磕长头的可能是要绕着整个大昭寺来行进的,但是大昭寺这边这片街区进出的话还有查身份证的。我记得进去的时候从广场这边进去的,我是掏了身份证的,后来从另外一边街道绕了出来,自然出来时不要查身份证的了,但是从那边进去的一个口子进去的人也是要掏身份证接受检查的。
应该是大昭寺这块安保要求比较高了。

然后就是走回去青旅睡觉了,在大昭寺也待到很晚,关键是相机虽然长时曝光但是拍出来夜景也不好看,只好放弃了,设备问题。就像在新都桥拍彩虹,也拍不全,但是同行的小姐姐带着单反的卡卡几下就拍完了。她说你的镜头太差了,拍不到这么宽。所以到了大昭寺,晚上拍不出好照片也是正常的,因为相机和镜头都很差。当然更加不要说手机了,苹果手机的夜景更差了,分辨率又低。
看了下最后一张照片的时间,是晚上十一点半了。还有小姐姐在外面跳广场舞的,我给她们偷拍了一张就走回去了。应该这里大昭寺广场附近走到我住宿的青旅也还要不少时间的。

一夜也就那样了,然后就定了一个新的旅馆,汉人开的,好像也是可以住床位的,一个标间。
6月30日,一早起来就去新订的旅馆,正好也在大昭寺这边的民居之中。上午我自己还出去附近走了走。又是大昭寺,还有后面的一个小市场。好像还看到了卖虫草的,一根一根的卖都可以,还有一个做木制碗和勺子生意的店子我进去看了一下,其实我还挺喜欢那种木碗的,不过后来问了一下价格觉得太贵了,又没有买了。
中午回来我正好碰到另外一位曾经援藏做医生的小帅哥,应该是湖北老乡或者哪里的。
聊了很多天。因为都是汉族同胞嘛,而且他湖北的,我湖南的,也是楚地的老乡,还挺聊得来。他说起了他援藏两年的经历,介绍了一些只有长期驻藏的人才能有的观察与体会。他说你作为游客来来去去,也就那么几天,对这里社会风土人情了解不深,我在这里待了几年,还去了日喀则那种下面的地方,在医院里工作,对这边的人和事都了解得透彻一些。
这就是我喜欢的,在旅途中能够碰到那些有话说,又深刻的掌故与认知体会可以和我分享的朋友。
其实如果单纯从自己住腻了的地方去到别人住腻了的地方,走走,看看,吃吃,喝喝,还是不会那么了解当地的。还是要有对当地非常了解的人的交流与沟通。所以我觉得在这个旅馆遇到这位湖北老乡真的是非常的好运。虽然他与我并不是故知,但是也算是非常的一见如故了。
不过他还有事情要办,所以我出去瞎逛,他就去办他的事情去了。
不过今天又出去转,但是天气不好,阴阴的,没有那种蓝天白云的日子。雨云密布,布达拉宫和大昭寺都拍不出什么太好的照片。

好像傍晚又去了院长说一定要去吃的一个馆子,特色馆子。
这个馆子很多老外。当然也很多老中游客。
反正这个地方也算是整个拉萨一个网红打卡的餐厅了。我觉得我们现在很多餐厅也是,搞网红探店,网红打卡店。
不过东西贵,服务一般。
后来我听一起走出来吃饭的有两个女游客,也说被收了智商税。我觉得又心里平衡一点了。毕竟我只被收了一个人的智商税。至于店名我就不说了,反正你们以后如果去了,说不定还是也会被收智商税。因为平台算法还是会给大家推这种很多人去打卡的地方。
想不到今天早上七点多起来一直到晚上十点多,竟然没有拍到几张好看的照片。但是无所谓啦,我就是来这里住一住,走一走的。也算是挺好的了。何况在市区拍照也是次要的,体会和感受当地的生活才是要紧。
反正是布达拉宫,大昭寺,八角街,还有自己住的旅馆,这一圈绕着又走了一天。中间进出大昭寺那片还是继续配合查身份证。
看了一下7月1日凌晨的相片,原来有个在旅馆的顶楼拍光亮如白昼的布达拉宫的愿景的照片。不出所料的相机太差了,拍不出来那个感觉,要有长镜头,超长曝光,应该就可以拍出来好看的照片了。
7月1日终于是去了布达拉宫里面,正是参观了一趟,而且还有导游介绍的那种。
到了拉萨如果不去布达拉宫里面参观一下好像是有点太不正式了。
何况他们说去布达拉宫又不要钱,你去排队领票就行了。
所以我就比较早过来排队领票了,但是不知道为什么照片上记录的在有志愿者的那个广场领票的时间却已经是中午12:00了。
我记得在广场排队领到票之前,好像有点要下小雨的样子,然后有个汉族的大姐或者大嫂过来卖那种自动雨伞,20块钱一把?或者10块钱一把?我没有和她还价,我也没有买。我跟她说我这冲锋衣和裤子包括鞋子浑身上下都是防雨的,所以不买伞没事。
现在想想太傻比了,好像是头一次在院长的撺掇下买了这套徒步的装备,就要去跟这种根本无关的人士去炫耀一下的样子。可惜一路上也没有徒步,也没有去什么高风险的地方。
从西昌到康定到新都桥,到稻城,再到理塘,从理塘到拉萨,一路上都是坐车的。好像没有哪个地方不是坐车的。连后来从拉萨去珠峰,再从拉萨去到青海,哪里不是坐车的呢?
要说徒步,好像最多只能是稻城景区里面,徒步了一整天,已经把自己累趴了。
所以说简直是白瞎了这一套防风防水的冲锋衣裤户外鞋套装了。不过要是真的徒步到西藏,从成都到拉萨?那肯定也不是我能做到的了。
但是我在院长的青旅就遇到一个小哥他就说曾经争得是徒步到拉萨的,从成都一直走到拉萨。
羡慕!除了羡慕我说不出第二个字!
所以排了很久队,然后领了免费的布达拉宫的票,就跟着大家进来观赏了。
进来有个地方拍拉萨的全景还挺好的!

但是到了布达拉宫的小宫门以后再要进去就不行了,外宫就是这张免费的票可以自己随便逛的。但是再要进去就要花钱买门票了。应该是200块钱一个人吧。
有些人自然就不进去了。
我想着来都来了!干嘛不进去一趟呢?
所以就现场又花了200块钱买了这张收费的内宫门票,跟着一群同样愿意花钱的游客们进去听导游给我们介绍这里的历史呀,文物呀。

但是我不知道为什么里面没有怎么拍照。是不许拍,还是我不想拍。或者光线太暗拍不出来什么好片子。
里面看了一圈,最重要的一个地方就是历代达赖喇嘛塔葬的地方吧。
导游说起那些塔葬里面有多少金银什么的是蛮有激情的。
很多藏民还把自己带的东西供奉到那些塔葬的前面。
我就只是看看。
因为还有我最喜欢的仓央嘉措也并不在这里,所以我其还是是有点不太高兴的。
不过后来就一个多小时就从内宫出去了。又在最高处一个挺适合拍照的地方拍了一下俯瞰拉萨的照片。
还有前几天研究出来的新玩法,在手机上用蓝牙控制相机给自己拍自拍,倒也是派上了用场。而且今天天气突然好了。昨天还雨云密布的,上午排队领票还以为要下大雨,没想到从布达拉宫出来竟然大天晴了。所以心情又好了很多。也愿意多拍点照了。

从布达拉宫下来是2点半多了。于是就在出门这里条街,我想去找个市井的地方吃点东西。正好就有个茶馆,喝酥油茶那种的地方,看样子很多在哪里喝茶的都是当地的市民。所以我也走进去,找了个位置坐下来,开始喝起酥油茶来。
多少钱的茶位我已经不记得了,但是看桌子上找的零钱,应该不会太贵。还有就是是不是无限续杯呢?我也不记得了。也许是无限续杯?如果再去,我肯定还要去这里的。看那桌子,这店子就有点历史了,应该不至于下次去它就不在了。可以说这茶馆是我在拉萨对当地人生活体验最深的地方了。其次就是大昭寺的广场,我在那里可没有少待。


在茶馆坐了一个多小时,喝得也差不多了。就往回走,下午四点半的时候到了大昭寺的广场,又如法炮制,用手机控制着相机给自己拍了个自拍,再回去休息了。

回去就想起应该再到处走走呀,从进藏起,也没有好好玩几个地方,而且这拉萨市区,玩得明显不过瘾,光到拉萨一游,就说自己进了藏好像有点尴尬。何况从小就学习的地理知识,珠穆朗玛峰,才是西藏的象征。所以我就又想看看有没有散拼团,可以临时去周边玩一下的。和我同住的湖北医生小哥说这种挺多,也不是很贵,又不强迫购物,你去报一个。然后我问他该走线路,他说反正不是纳木错,就是羊湖。珠峰大本营你肯定想去,所以你自己随便选一个线路就好了。
所以下午就选了一个走羊湖到珠峰大本营然后再走雅鲁藏布江峡谷回来拉萨的散拼团。医生小哥还有事情要在这边办理,所以还要住一天,但是等我从珠峰大本营回来他则早已经离开了。于是我当天下午到晚上就是在安排这个散拼团的线路,收拾行李,还有在附近又瞎逛了一逛。
然后从珠峰大本营回来,我觉得我的西藏之行也该结束了,于是6日就是在旅馆修整,然后发订单找顺风车,想着从拉萨穿越青藏线无人区,到达青海省的西宁,然后再就回去天津了。所以6日在拉萨也没有怎么逛了。
总共从6月29日下午6点多进入拉萨范围,到7月7日一早坐车离开拉萨,中间扣除4天3夜的珠峰之旅,在拉萨市区总共待了4夜3天。大部分时间都在大昭寺这一片转悠。不过也算体会了一下拉萨的当地生活,也去了必游的布达拉宫,还进去了内宫。
如果还有下次去拉萨,我想我会待一天一夜修整一下,然后就直接骑行去日喀则那边,去那些自己没有去过的地方。中间我记得去珠峰的时候导游还说有条路可以一直开到与印度交界的边界,我觉得应该去一去。然后下次回去就走新藏线,不走青藏线了。或者走青藏线骑行过去,再走新藏线骑行回来也可以。
但是无论如何,我6号待在旅馆里等着坐成都小哥的顺风车离开的时候就在想,嗯,异乡虽好,总还是得有归期了。
今天看了一下相册,6月30日还收到了我一个出国留学的学生发过来请我审核的毕业证明与学位证明的中英文稿件。
想起自己虽然在外也能工作,只要有网络都能工作,但是还是应该回去了。至少在家里宽带网都要稳定一些。
所以这大概也是我急着发订单要从拉萨回去的一大原因了。
编辑手记和后续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