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先发在微博上了
https://weibo.com/1237071382/IacjttR9m
趁着网信实控人张振新在英国的死遁,我把我一直想写的《纪念我的因为网贷赌博暴力催收而自杀的表弟》写一下。
我的表弟,比我小七岁或者八岁,是我姨妈的独生子,也姓王,因为他爸爸和我爸爸一样,也姓王,但是他家个我家有好几个村子远,骑自行车去他家大概一个半小时。我已经很多年没有见过了,从我读高中住校开始,我就没有怎么见过他。
我对我表弟最深刻的印象,是他小时候脐带没有扎好,所以有些胀气,鼓起来像第二个小鸡鸡。
我外婆还在的时候,我还没有读高中之前,我们经常会在一起玩,他常来我外婆家,外婆就就在我一个村子,离我家也就几百米远。
后来,我去读大学了,他初中读完(或者还没有读完)就辍学了,也不知道在哪里打工。我只记得我妈妈说有一次他(16岁以后)来我家住,还偷偷拿我妈妈的钱充值打游戏。这就有点问题了。
中间我外婆去世,我在广东读书,我妈妈让我不要回去,我就没有回去。如果回去,估计也能见着一面。
之后很多年,我也没有和家里联系,混得不好,没脸联系,也没有了我表弟的消息。中间听说我姨妈和我姨父离婚的事情,好像就是我妈妈说我表弟拿她钱那次,说这孩子可怜,妈妈不管,爸爸不顾。
后来,到了2017年,我大学毕业都13年了,中间我爷爷前列腺癌发作,说将要没了,我就回去看了一趟。中间我见到了另外的一个大表弟,我大舅舅的儿子,比这个表弟大一两岁,比我小五六岁,但是也都三十岁了,老婆也娶了,房子也盖了,孩子也有了。其他的几个表弟和堂兄弟都在外面打工,不在村里,我大表弟自己盖房子留在家里搞装修。
后来不知道怎么聊天就聊到了我这些表弟,我妈的意思是,你看人家没有读大学,但是都比你有出息,自己盖了房子,娶了老婆,生了孩子,一年也能往家里拿十几万。好吧,沉默。然后她说最可惜了你姨妈家的X伢子,年纪轻轻就自杀了,因为网上赌博和借了高利贷,听说欠了十几万。
我那时候精神也不太好,后来才知道是季节性的精神不好。我就只是淡淡地回了一句,死了也好啊!一了百了。我妈一愣,瞪了我一眼,就没有说下去了。
现在想起来,其实,还是用大家都在安慰那些自杀的人的话,连死都不怕,还怕活着?这种模式的话来开导一下我表弟。不过我话会稍微修改一下:
我要是见到我表弟,我就告诉他,连死都不怕,害怕杀几个恐吓你的高利贷?杀一个不亏,杀两个赚一个啊!
现在哪个电话不是实名制?现在哪个实名制的电话你找不到他的持有人的地址和定位?只要肯花钱,分分钟给你弄到手。人家可以威胁你,你不可以威胁人家?赌博是不对,网上开赌场就对了?借贷不还是不对,放高利贷还暴力催收就对了?人固有一死,或死于高利贷催收,或死于和高利贷同归于尽啊!
国家的金融政策和法律法规是很操蛋的。借贷是合同,放贷是生意。但是,却让高利贷逼死这个,逼死那个。你做放贷这门生意的时候,既然赚取了高额利息,就要承担亏蚀本金的风险啊!包赚不赔?这是金融的逻辑?放贷者的利益再高,也不能高于合同对手的基本生命权利啊。法律上没有个人破产这一说,这是最操蛋的。香港虽然废了,但是至少人家个人还能破产啊。以前B哥老婆投资失败,也没有人敢逼死她还债啊。人家是真的法治社会,所以才不同意和这种不完全的法治社会签修例啊。你们高利贷都能逼死人,银行都能随便把信用卡用户投入牢房,搞刑事恐吓。还不起钱,还不能破产,还不许人家坐高铁,不坐高铁走路去打工么?坐出租车去打工赚钱还债?简直是傻得二笔。
所以,我要是我表弟,我坚决不会自杀得。你要暴力催收,你来。你要刑事诉讼,你来。你要民事诉讼,你来。
当然,我只是很惋惜他不争气染上了网络赌博的恶习。我也更惋惜他没有确立最基本的利用法律维护自己基本人身权益的意识与思想。我更惋惜他没有血性,一个大男人,还不敢一搏?与人搏斗,其乐无穷,与天搏斗,其乐无穷啊。
留得青山在,何怕没柴烧?
死了,就真的什么都没有了。
不过好彩的是,表弟并没有老婆孩子。
不像最近刚刚在英国挂了的金融创新大拿张振新,还有老婆孩子和豪宅酒窖一堆的好酒。
编辑手记和后续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