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直想写一些关于抑郁症,双向情感障碍,人格发育,原生家庭,次生家庭,人性的弱点,人性的强点,这样的东西。
其实和我想写回忆录的冲动是一样的。
其实这些写作本很它更多的是情绪的宣泄,部分是学术的观察,部分是人生的经历。
因为我写的东西它是很乱的很散的,很多也做不得准,所以叫做《抑郁症伪手册》,伪手册!看看算了,不要当真。千万不要把它当成可靠的参考。把它当成一种厕所读物,killing time的一种读物,比较合适。
所以写它,只是平衡与宣泄自己的情绪,作为一种自我技术 technology of self(福柯)的锻炼。春季又是抑郁症状高发的时期。而最近几年,抑郁症竟然在社交媒体说行变得越来越时髦了。我之所以用时髦这个词,就是说沾染这个东西它变得有利可图了,导致很多名人纷纷站出来说自己得了抑郁症了。
更早一些年名人比较喜欢得的是“同性恋”,gay或者lesbian,我想在最近这些年白色左倾价值观在美国和西方大行其道以后,出柜已经不时髦了。当然出轨早就不时髦了。现在女拳主义兴起以后,知三当三,惯三与养三,一二三四五……和谐相处,这些都已经很正常了。在一线城市还有那些小三培训班呢!这倒让我想起了最近看的一部片子《完美伴侣》与之前看的翟欣欣和那个什么程序员的案子。当然包括在最近的南师大的副教授与博士生的。在我看来,与性有关的事情,怎么样发生都不奇怪了。这点我倒想好好学习一下弗洛伊德的泛性论。不过也没有什么必要了。人类能够用来交易的东西不多,除了产品,就是服务,而人类最基础的产品是农产品,人类最基本的服务是性服务。
不扯远了。我们还是回到抑郁症来吧。
就是说最近这两年微博上兴起一些无聊的趋势,什么MTBI人格测试,什么抑郁测试,诸如此类的。我早些日子和华东师大的哲学教授replied几个posts,我就说,我觉得很多人不过是“心理学棍”罢了。我对我创建的这个“心理学棍”这个词非常的自豪。它让我一下子有了分类整个市面上各种口称心理,口称精神,口称抑郁,口称人格,口称咨询,口称治疗,诸如此类的各色人等,……的一个分类方法,那就是,只存在两种这些东西,一种是“心理学棍”,一种是“心理学家”。
你们知道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一般都是花钱就能拿下来的吗?我认识一个天津专门做办证与各种考试中招生的之前就跟我说过,大概5000多,心理咨询师二级就包过。所以我对各种考证,各种人社部下面立下来的所谓职业证书,又是一番内心的fuck。
当然这不只是知道考证的秘密。我之前在北京本来是要买一个民办学校的牌照的,这个学校唯一的业务就是有几个大学的成人教育还有自考的招生与考试。嗯,你懂的。差不多了。以前函授很屌,现在呢?以前电大很屌,现在呢?以前大学很屌,现在呢?所以就是我也不太相信这些东西了,自从大学接触了新语丝与方舟子的学术打假以后,我根植于直觉里的怀疑主义不断的膨胀了。
抑郁症这个东西,很多时候是误诊。
而对于抑郁症的误诊,则很多时候是有意的,特别是对于国内的大部分精神科医生来说,毕竟他们有创收的任务在手。
quote我昨天发的微博:
“你一个月养老金 100 看你卷不卷。你去看医生 100 自费,月收入 1800 的 抑郁症患者进了安定医院先给你开 450 的心理量表检查,再给你开 200 的脑电图,再给你开17 快钱一粒的来士普,一天一粒。看你文化得过来不?任何不讲分配与福利的分析内卷的都是畜生。”
因为有个傻逼说什么,东亚人的内卷来自于单一的人生标准。
而我这条关于去安定医院就诊的帖子是很多年以前的真实经历了。
其实人的精神与情绪问题,有很多种的。对吧,对于处于抑郁症状的很多人,他们却并不一定是抑郁症。这点一定要注意。比如很多人它是周期性的亢奋与抑郁,这种极有可能是梵高的病友,叫做双向情感障碍。
但是为什么微博上面,大家不力推双向情感障碍,医院里面,医生在给你做抑郁症诊断的时候,不会问你是不是周期性出现抑郁与不抑郁,抑郁与兴奋的交替这些最基本的望闻问切的东西呢?
因为双向情感障碍,也就是躁郁症的治疗无利可图。
一瓶碳酸锂片剂,普通的,20来块钱,一百粒,一般症状每天吃两粒到四粒,一瓶你可以撑一个月还多。一天的药费只要1块钱不到。
你说医生有什么利润?有什么kpi?有什么动力给你诊断为双相呢?
而且双向情感的亢奋期,你各方面表现都很好,很超长,思路活跃,兴趣广泛,为人热情,好得不得了,你也不会去医院呀!既然你到了躁郁症的抑郁阶段到了医院,来到了精神科医生的砧板上,那他们自然要按照抑郁给你下检查单,给你化验,劝你住院治疗,给你开药。抑郁症常用药,来士普,也叫做草酸艾思西酞普兰,一天一颗,一颗17元。吧唧一下嘴,一天你一个月的躁郁症的药钱就消费完了。
到了大的精神科医院,根本没时间给你问诊,就是一顿量表,一顿脑电图,一顿测试,然后,哦,抑郁呀,开药。下次去你就直接跑那个快速开药窗口就行了。
所以,不要轻易的相信自己抑郁症了。抑郁情绪每个人都会有的。抑郁症状,谁都有。越是闲的蛋疼的时候越容易抑郁。所以我现在为什么每天逼迫自己写这些废话呢。
但是抑郁症可不容易!要得抑郁症是很难的。不要没事自己去找病。而且你一般的人你也得不起抑郁症。对吧。回头你自己的抑郁症没治好,给你出钱治病的人也抑郁了。不过不要担心,大部分医生不会在乎这些的,他们主要还是门诊,开药,做业绩。
但是如果你抑郁了,你觉得你很抑郁,甚至去做量表,做各种东西,都觉得自己抑郁症了。这个时候你还是得想一想,自己是不是有周期性的亢奋与抑郁的表现。这个周期可以是一年四季为单位,也可能是四年八年为单位。
当然,还有些可能只是你生活压力太大了。这个时候找好朋友倾诉一下,借点钱解决一下眼前的经济问题,就不会有什么大事了。然后再让自己忙起来。去做点各种乱七八糟的事情,自己骗自己也行呀,自己骗自己每天都很重要,早上起来地球就等着你去拯救,也是可以的。
大部分抑郁就是因为自我贬抑。自我贬抑很多时候来自于压力过大,无法改变现实。还有些是因为拖延症无法按期完成任务,最后导致压力过大,还有些就是完美主义。完美主义是没有说很美道理的。其实我现在觉得完美主义就是一种精神上的懒惰。总是觉得一个事情我要如何做到完美,实际上就是不想做,逃避完成任务,从而以“我要找到完美做好这个事情的万全之策我再去做”,所以完美主义很多时候和拖延症又是一体的,然后它们共同导致了deadline之际的压力失控与崩溃,来自上司客户与自己的多充贬抑与否定,最后就是极强的自我否定的螺旋下降循环,直到最后彻底否定自己存在的意义与价值。hopelessness,这是抑郁症最后的心结。其实反过来想,就算我们死了,死了我一个,地球还不是照样转吗?太阳照样升起,孩子照样会长大,老婆一样会改嫁,老公也会娶新堂客,……这个世界不因为失去某一个人而变坏,也不会因为没有某一个人而变得很好。这就一个平平淡淡的蓝色星球。没有人类之前,它已经存在了几十亿年了。人类才几百万年?连非洲南方猴子都算在一起还只有500万年不到,也就是一亿年的20分之一不到的历史。你能活多久,100岁?也就是连着非洲南方猴子一起的人类历史的5万分之一。地球上现在80亿人,中国党员有一亿了,都是中国人的精英,中国人14亿,所以多你一个,少你一个,对中国,对世界,对全人类,对历史,都很轻微。
今天看杨政宁的讲座,搜了一下,才发现李政道在2024年已经过世了。一个华人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怎么我竟然没有一点印象呢?所以诺奖也不过如此嘛。
所以总而言之,要想不抑郁,一个就是忙起来,第二个就是不要对自己要求完美,拖延当然可以。其实很多事是没有必要做的。就好比这篇文章,它本身意义也不大。我只是想写了所以就写了它下来。只是想让自己忙一点,不闲着。
其次就是发泄自己的情绪。
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情绪问题。EMO嘛!情绪和情感能力是人相对于机器与人工智能,与人造工具最大的差别呢。你要没有情绪问题,那你还真不是人呢。
所以情绪波动是正常的,情绪爆发也是正常的,只要不至于伤害自己和他人的肉身,就还行。为什么强调肉身,而不是不伤害他人的情感呢?毕竟我们中国现在司法还不支持精神损失这种东西。还有我也不认同美国那种,什么有个人他儿子吸烟肺癌死了,然后烟草公司竟然要赔偿她精神损失费25亿美元。这什么道理哟!我擦!你这一个丧子之痛竟然可以估价25亿美元!我妈要是知道了那得把我当成一公斤的钻石了吧!所以这个精神损失和情感伤害呀,它没法度量。我们自己的也是一样的。
有些人你跟他开个玩笑他能很难受。有些人你对她贴脸开大他能唾面自干。所以这个精神损失和情感伤害,和主体自身的承受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情感成熟程度,心理抗压力,幽默感,性格成熟度,人际关系的洞穿水平,anyway,如此种种,都有关系。所以我不建议我们对伤害他人情感这种很难具体度量的事情来估量。但是肉体伤害就不同了,它是真实的。比如家暴,比如躁狂导致的家暴。比如自杀,比如抑郁导致的自杀,但是并不是自杀都等于抑郁,这个我们也要分清楚。有些人是临时精神崩溃压力过大所以自杀。有些人是极度的绝望,比如你看《大时代》里面丁蟹把他自己几个儿子都扔下高楼了,他妈的他自己竟然没有自杀。绝望到剥夺自己所有孩子的生命,但是却又害怕去死。这也是一种精神崩溃。当然这是电视剧,不能当真。不过生活有时候又往往比艺术更加丰富多彩。
所以我觉得情绪波动,只要不到伤害自己和他人的肉身,产生客观性的生理性的障碍与伤害,都还在可控范围内吧。
但是生理性的障碍和伤害并不是是指头破血流,割腕,这种,实际上睡眠障碍,是最常见的情绪导致的客观的生理障碍。
睡眠障碍也就是周期性节律失调了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可是人类随着地球自转的节律,太阳,太阴,大地本身而建立的一种最基本的自然节律。这个节律失调,会导致很多更多的生理问题与心理问题,精神与情绪问题。人类作为哺乳动物,最先是海洋动物进化而来的,这个发育胚胎学的那些人受精卵到胎儿之间的各种形态变化已经证明了。所以人的最基本的节律也可以称为是潮汐节律。可以去研究一下这个东西,如何使得自己的作息吻合潮汐节律。不过如果你是996福报的牛马就不要奢望了。所以这里我们可以得知,其实996是很伤害人感情和情感的一种东西,因为996福报通过损害你正常的周期性的生理节律,睡眠与觉醒,而干扰了你的情绪与情感的稳定性,从而使得你丧失了更高效能的工作能力,创造力,与学习能力,当然你本身996的话也丧失了学习与充电的时间。
还有那些一天到晚,一周七天的,在学校里学习的高考生,也是一样的,基本上是过度疲劳,低效,精神抑郁,睡眠不足,情绪不稳定,情感呆滞等等。很多人奇怪于中学生跳楼的多了,这算什么呀!长期的周期性节律崩溃,最后导致情感和情绪崩溃嘛。首先导致的是学习效能低下,因为缺乏休息,缺乏潜意识高效处理知识与构建认知体系,生理上而言是因为长期的神经系统疲劳导致新生的神经突触网络质量低下,等到小朋友想自己控制自己的时候,ta们已经没法控制了。还有很多家长不相信自己孩子情绪有问题,认为他们只是叛逆,只是矫揉造作,不听话。所以最近说高中生要双休,这其实是非常好的。多睡觉,多玩!对冲一下学校的高强度长时间的学习压力。
所以一般最好先是调节睡眠节律,改善作息。
还有就是春季抑郁多发。这个主要也是地球公转和气温冷热波动太大了导致的,昼夜温差加大。
还有就是长期处于寒冷少阳光的地方的人抑郁多发。所以其实要预防抑郁很好的办法就是保暖,开热空调,开暖气,维持生活环境的长期稳定高温。这个大概和人类原本起源于炎热的非洲有关系。多晒太阳。去热带地区度假和生活,工作。你看为什瑞典人都喜欢去阳光充足的地方晒日光浴,度假呢?“瑞典人”这里有双关含义。
还有就是抑郁在有些医科里面认为是植物性神经失调。当然人的各种精神问题包括抑郁它们的成因很多,生理性的,心理性的,人格性的,遗传性的,神经性的,内分泌性的,神经递质就是内分泌产物嘛。一般认为双向情感障碍就是遗传性的。
但是生理性的我觉得这个植物性神经失调理论还是挺有道理的。至少你通过反向操作,运动,来强迫植物性神经系统增加了周期性的强弱循环之后,对于抗抑郁,抗精神情绪问题,还是非常很有一些帮助的。因为运动它逼迫了肠胃内脏含心肺系统的强化运动。缺乏运动的人如果长期卧床,往往会越卧越没有精神,没有精神就会慢慢抑郁的。
所以生命在于运动,它的原来主要在于这个运动调动了植物性神经系统的节律运动。植物性神经包括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
我让AI给总结一下如下:
如下是我的命令:
给我总结一下植物性神经系统,即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系统。讲一下他们的组成成分,主要功能,以及其与我们运动神经系统与感觉神经系统的不同。
如下是AI的回复:
植物性神经系统,又称为自主神经系统,主要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组成。以下是对其组成、功能以及与运动神经系统和感觉神经系统区别的总结:
一、植物性神经系统的组成• 交感神经系统
• 中枢部位:低级中枢位于脊髓胸1至腰3节段的侧角。
• 周围神经节:节前纤维从脊髓侧角发出,随脊神经前根和脊神经出椎间孔后到达交感干神经节。一部分在节内换神经元后,其节后纤维返回脊神经,分布到四肢和体壁的血管、汗腺和立毛肌;大部分节前纤维在交感神经干内换神经元后,其节后纤维在动脉周围形成神经丛,随动脉分布到头、颈和胸腹腔的器官和腺体。
• 副交感神经系统
• 中枢部位:低级中枢位于脑干(第Ⅲ、Ⅶ、Ⅸ、Ⅹ对颅神经)及脊髓骶2至骶4节段的灰质中间外侧柱。
• 周围神经节:节前纤维自中枢发出后,在副交感神经节(一般在脏器附近或脏器壁内)换神经元,节后纤维分布到平滑肌、心肌和腺体。
二、植物性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 交感神经系统
• 应激反应:在紧张、恐惧、运动等应激状态下,交感神经兴奋,使身体处于“战斗或逃跑”状态。主要表现为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呼吸加快、血糖升高、瞳孔散大、皮肤及内脏血管收缩、冠状动脉扩张、小支气管舒张、胃肠蠕动减弱、膀胱壁肌肉松弛、唾液分泌减少、汗腺分泌汗液、立毛肌收缩等。
• 副交感神经系统
• 休息与消化:在安静、放松状态下,副交感神经兴奋,使身体处于“休息和消化”状态。主要表现为心跳减慢、血压降低、支气管缩小、瞳孔缩小、消化腺分泌增加、胃肠蠕动增强、膀胱收缩、生殖器官活动增强等,有助于身体恢复能量和储存能量。
三、植物性神经系统与运动神经系统、感觉神经系统的区别• 功能方面
• 植物性神经系统:主要调节内脏器官、心血管和腺体的活动,维持机体的内环境稳定,不受意识控制。
• 运动神经系统:主要支配骨骼肌的运动,控制身体的随意运动,受意识控制。
• 感觉神经系统:主要负责感知外界和内部环境的各种刺激,并将刺激信息传递给中枢神经系统,使机体能够对外界环境做出反应。
• 神经元数量方面
• 植物性神经系统:从低级中枢到效应器需要经过两个神经元,即节前神经元和节后神经元。
• 运动神经系统:从脊髓到骨骼肌的运动神经元只有一个神经元。
• 感觉神经系统:感觉神经元通常只有一个神经元,将感觉信息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
• 神经纤维分布方面
• 植物性神经系统:主要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
• 运动神经系统:主要分布于骨骼肌。
• 感觉神经系统:分布于皮肤、黏膜、内脏、肌肉等部位,感受各种刺激。
• 神经递质方面
• 植物性神经系统: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以及副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释放乙酰胆碱;大部分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小部分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如支配汗腺及骨骼肌的交感神经舒张血管的节后纤维)释放乙酰胆碱。
• 运动神经系统:运动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与骨骼肌细胞膜上的N型受体结合,引起骨骼肌收缩。
• 感觉神经系统:感觉神经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种类较多,如谷氨酸、P物质等,参与感觉信息的传递。
所以我们从上面可以知道,其实精神问题,包括弗洛伊德精神分析里面的所谓潜意识,意识,浅意识,这些东西,它都是和植物性神经系统有关系的。当然,通过植物性神经的分布,我们应该注意到,其实精神问题,情绪问题,与内分泌是分不开的。比如更年期,比如例假,period,还有比如青春期,这种时候的内分泌明显异常于一般时候,所以人的情绪和精神状况会出现大幅度的波动。这是可以理解的。
我下面再让AI做一下青春期内分泌与正常常年人内分泌的差异表:
青春期与成年期的主要差异• 性激素水平:
• 青春期:男性睾酮水平显著上升,促进第二性征发育(如声音变低、肌肉发达等)。女性雌二醇水平上升,推动生殖器官发育和月经初潮。
• 成年期:性激素水平趋于稳定,但男性睾酮水平会随年龄逐渐下降,女性雌二醇水平在绝经后显著下降。
• 生长激素(GH):• 青春期:GH分泌旺盛,尤其是在睡眠中,促进骨骼和身体快速生长。
• 成年期:GH分泌减少,主要维持身体代谢和修复。
• 促性腺激素(FSH和LH):• 青春期:FSH和LH水平上升,启动性腺发育。
• 成年期:FSH和LH水平相对稳定,但女性在绝经后会显著升高。
• 甲状腺激素(T3/T4):• 青春期和成年期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不大,但青春期可能因生长需求而略高。
青春期激素水平的变化是身体快速发育和性成熟的关键,而成年期激素水平则相对稳定,主要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这些差异对身体的生长、发育和健康有着深远的影响。
所以我们应该注意的是,青少年的情绪不稳定性,实际上是普遍的正常的现象,而我们成年人所谓的“成熟稳重”,有时候其实也不过是“性无能”和“性冷淡”的一种副产物罢了。
这个序写太多了。因为我本来是想写抑郁症的,但是我又想把这个部分单独成为一个集子,又怕回头自己跳票不能完成它,所以就按照我的《羊粪球》的序言的鸡贼处理,把序言写长一点,以后再把序言拆开来分成不同的篇章,也能凑一个集子了。
这个集子要不就叫做《扯羊卵蛋》吧。我们湖南湘潭人说人闲聊无聊的谈话叫做扯卵蛋。
不过它作为心理与教育相关的内容,以后也可以并入《羊肉卷》,因为羊肉卷是我主要写教育内容的集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