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ckstor OS:opensuse 15.2 硬件:蜗牛星际小机箱,与一个小主板,电源。8G内存,16G操作系统的固态硬盘。 储存硬盘:2个8T的sata硬盘,一个512g的ssd固态硬盘作为bcache的固态盘,从而增强对机械盘的读写性能。 部署rockstor,同时安装bcache支持,需要生成一些规则,这个rockstor官网上面有具体的指导。 opensuse 15.2有官方的bcache的支持套件,bcache-tools 不过rockstor 5.0版本的升级出现了问题,有些服务根本没法启动。升级后变砖,所以不得已又找了个4.0的iso重新安装。

四个硬盘是通过一个sata硬盘转接卡直通到freenas的。 开始根据一个大神的经验,给freenas的库增加了缓存,16G的固态硬盘,当然是来自esxi系统的storage。不过,他的经验是把硬盘转接卡换了一个有1G缓存的卡,但是我不想换卡,想省钱。 但是,还是出现了自动重启。 然后我想可能是网页服务器和freenas的两个VM在性能需求峰值的时候抢资源了,freenas因为有了pci硬件直通,所以已经在启动的时候就要预留它配置的所有内存,reserved all memory。网页服务器则是配置了大部分内存但是启动只预留了8G。 本来两个都是配置的8线程cpu。

感觉passthrough硬盘对于esxi来说并不是一种好的实践。 或许NAS该从esxi里面独立出来。 现在觉得还是直接上硬件,增加硬件性能吧,堆硬件,反正只要不涉及AI计算或者图形计算的,硬件也不会太贵了 特别想固态硬盘

我不觉得自己配置裸机的文件服务器是一个好的实践。 仅此而已。 所以,其实对于一般中小企业而言,如果你想有一个稳定网络服务系统,首先配置一个优秀的高性能的NAS,然后,再镜像它,最好是镜像服务器和这个生产NAS之间能够实现10G光纤连接。 然后,就是,NAS通过nfs,smba (cifs)等协议,给服务器共享空间。 通过软raid可以实现多硬盘高性能高稳定的存储,其实,如果做了mirror服务器的话,我觉得raid最好就用raid0了。高性能。 华硕推出的那个4条NVME固态的raid卡,也是raid 0的,达到超级高的iops性能。 2025增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