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羊粪球》序
由于一些暂时不可言说的原因,当然日后如果我这个集子出版了我会在后记里把这个原因写出来,不过估计也可能不写了,我好像从这个秋天开始情绪比较亢奋。此处删除100字。
虽然我也觉得我有大作家的才情,但是我没有大作家的技巧啊。要我写长篇巨著?那恐怕有点太缘木求鱼了。但是这两天放羊确实闲得很,又不幸读到了王小波的《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感觉有点那种老母羊吃多了玉米粒的感觉,一方面在自己口里咀嚼着回味,一边又总想拉点羊粪蛋出来。
所以那就写吧,那就把这个集子取名叫《羊粪球》吧。
不过读者不要太高兴,我的序当然不能只有这么点。我意想中的序应该写个八万字的,至少也得写个三万字嘛。主要是怕明天要是就没有写作的热情与动力了,我就可以把这个序拖出来大卸八块分作几篇不同的文章,也能对这个集子有个交代。就好比以前给学生写留学文书,我总是会把personal statement根据我对学生的信息了解先洋洋洒洒写好几千字,然后在针对学校不同的问题进行回应的时候就可以从中裁剪合适的部分独立成篇就好了。
要说写书,当然不能不说读书。狭义上的读书当然是指在学校上学读书学习,这方面我是超级有天赋的,大概就是天才型的学生吧,纯粹靠懒惰和天赋度过了小学初中和高中前两年,其中初中没有任何训练拿了湖南省生物奥赛一等奖,是当年和二十世纪长沙地区之外的首位也是唯一一位初中生;高中拿了一个生物奥赛一等奖,是湘潭市及下辖各县二十世纪首位也是唯一一位高中生,当然是经过了我高中生物老师艰苦卓绝的培训,不过我也不负所望成为当时全省一等奖里面笔试分数是最高的。所谓好汉不提当年勇我还是要提的嘛,如果我不提你们怎么会知道呢?
说起来写作就想说我的语文啊,我早阵子有一个PYQ说我中文写作巅峰(相对于我自己)于我高考期间。这个是有根据的。简单讲个故事。就是有个复读学校的校长是教语文的,正好和我一哥们家比较熟悉,高考查完成绩以后机缘巧合大家就有缘聚在我这哥们家一起共进午餐。我阿姨做得饭可是非常可口的。然后这个教语文的就在那里大放厥词,说他一个学生语文考了126分,150的总分吗,语文能考120都很少,所以他这个学生不是湘潭市状元就是最少是湘潭县状元。然后他就很不屑的语气抬起鼻孔对我哼着问,“你语文考多少分啊?!”妈的劳资几时会忍得了这种气啊,就算现在四十二岁了别人这样对我说话我当然要怼回去的,我可是湘潭县一中的最优秀的学生之一,劳资能让你瞧不起?当然我是心里有数我能硬怼他的啊,我前天刚差了分数,所以我就甩了一下头,照他的样扬了一下自己的鼻子,对他哼着说,“我129!”所以,当尴尬给你送快递你还开了门的时候,那不就是尴尬到家了吗?当时整个饭桌上五个人就都安静了。顿时只有筷子拨碗的声音。这就是我,现场就把他所谓的“不是湘潭市就是湘潭县语文状元”给夺了过来。省得他以后还到处去浪费口水了。当然我语文基础水平也很好啊,因为我高考的时候就发现两个题出错了,单选有多个答案正确,我是没有浪费一秒钟就把那两个题随便选了个答案扯呼了的。哦,忘了说,我高考语文考试早上睡过头了,8点钟起的床,八点二十到的教学楼,八点二十五进入考场,然后坐下来还平复了几分钟才开始做题。监考老师是我高一高二的班主任,她看着我的眼神简直想从我身上剜一坨肉下来。所以我说我的语文水平在我高考时候达到巅峰是有根据的。关键是后来大学语文那个老师我也不喜欢啊,他让写什么古文赏析虽然我自己一肚子想法但是写出来不和他的审美就拿不到好分数,我就慢慢没什么瘾了。
刚才不是说读了王小波的书嘛,其实我对于读书一直是,也不能说一直是,应该说是到了2016年的时候,我突然提出了一个新的理论“好甚解不求读书”来对应陶渊明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我记得我提出这个理论的时候是我读到了一些著名俄裔美国作家安兰德的介绍,我发现她的一些思想和我之前自己独立发展出来的一些思想很像,但是不幸的是她的已经成书了。这对于接受了严格科学训练讲究原创性的我是不可接受的。当然本来科学训练是要求我们广泛阅读参考文献去发掘别人没有发掘的领地的。不过我生也有涯,但是书海无涯,老去读别人的东西,我哪里还有时间想自己的东西呢?所以我就开始由珍视自己思想的独创性到拒绝去参考别人的东西了。这道理很简单啊,既然我自己都能想清楚,我为啥要看你那么多废话?自己大脑电磁场的运作速度肯定比眼睛到脑再运作要高效很多啊。拜拜啦您呢!留着您的大作吧,我懒得看。所以这就是我的“好甚解不求读书”,有问题自己想,想出来了就有种莫名的兴奋,觉得自己突破了一层新的精神禁锢。要是万一不好采看了别人写的书,里面的观点还和自己的想法挺般配的,那怎么办呢?那就只能先在心里把这个作家狠狠地锤一顿,然后再把ta膜拜一番咯,要是活人那就争取买本ta的书再求个签名了。因为这一套操作下来太繁琐了,所以我还是争取能不读书就不读书。所以,这两天读王小波的纯粹是前暂时述不可言说原因导致的情绪亢奋和放羊实在是闲的无聊才挑了他的书来看看。诶!这一看不打紧,小子还真行啊!看到他的第三篇《小说的艺术》挑得劳资都想写东西了。所以那就赶紧先把这个集子的序给写了。明天再写那个《小说的艺术续貂王小波》。
我不是一直强调自己思想的独创性所以好甚解不求读书以防碰到别人先于我自己发明了某种思想或者知识嘛,虽然这是客观不可避免的,但是我可以耍无赖主观上避免去读到它们啊!咱耍掩耳盗铃的技巧也是炉火纯青的呢!但是,不是说了自古文人相轻嘛,既然我不喜欢这种感觉,估计别的文人也不会喜欢,至少有很多也不会喜欢啊。所以我干嘛不左谷左谷ta们我先把我想到的很多想法不管它三七二十一给写出来呢?这样我可以膈应别人啊!一想到这里我的写作欲望就提起来了。
其实我以前还是写了很多东西的,特别是在我的精神巅峰期,2009年到2010年,2014年到2016年。我记得当时在什么FTchinese,WSJchinese,中国教育在线,当然更多的是在我自己运营的博客(一个基于drupal的个人网站)上,写了很多文章的。10年我写了一份简历,申请美国的公共政策硕士,我listed我在前述几个网站发表几篇经济与政策评论,然后我在后面写了一句,other more than 500 original articles have been published on my blog,http://wangjueju.cn, in case you might be instested. 玛德,resume可是寸土寸金的地方,我还浪费了两行写这玩意,可见我是有多自傲于我那些破碎文字。这么一想要是把我那些文字都收集进来,我这个《羊粪球》可就有好大一摊子了。不过那些可是和我现在放羊没什么关系的,要硬扯进来好像也有点拉郎配啊。不过不管它了,鲁迅先生说他吃得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我想想和他还是没得比,那我只能是吃的是草拉出来的是羊粪球咯。不过既然现在也是吃草拉出来的是羊粪球,以前也是吃草也是拉羊粪球,所以以前的文字收集进来也就无伤大雅了吧。
再说道羊粪球,我想起以前我读过的书,名字和羊有关的一个是《羊脂球》,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我想我大概很难写出同样水平的短篇了,真的是悲哀。不过关于《羊脂球》的评析我打算留到下一篇《小说的艺术续貂王小波》里面去了,这里就不展开了。另外一本就是《羊皮卷》了,是我当年做寿险顾问也就是臭卖保险的,的时候的一本洗脑书。同样的洗脑书当然还有什么《把信送给加西亚》,等等。等我在我cold call的一位素不相识的中山大学的女老师耐心的劝我脱离寿险界之后,我突然就觉得他妈的劳资中山大学最优秀的毕业生怎么就被人忽悠了去做保险呢!竟然还傻乎乎的把《羊皮卷》视为好书?!尼玛这种路边摊成功学的垃圾玩意怎么能侵入咱们知识分子的猪脑壳呢?哦,还有《人性的光辉》,《人性的弱点》这种。整一个他妈的人类优秀分子PUA大全啊。当然要说洗脑,也包括《圣经》之流。我记得我在2014年六一儿童节写给我儿子的短文《除了你,这个世界一无所有》里面我就精辟的写到,“宗教,不过是一部分人束缚另外很大一部分人的思维绳索!”我在那篇文章里面告诫我俩儿子要永远坚持自己的独立思考,维护自己的自由意志,尊重自己的思想与人格。我,即世界!和尼采的你就是太阳大概是同样的意思。
所以,为什么我这么讨厌读别人的书呢?为什么我要写作呢?这里就找到了一个矛盾又统一的点。我讨厌读别人的书,是因为我要维持我思想的独创性,独立性。而我之所以要写书,则是要写不PUA别人,不束缚别人思维的东西出来,激发更多的人来独立思考,来培养自己的精神世界,突破从古至今那些有权有能力散播思想绳索的人给人们造成的束缚。当然这个想法是恐怖的,也是可笑的,有点像大战风车的堂吉诃德。不过虽然我不喜欢读别人的书,但是我知道在这个世界,在我的世界之外,还是有很多人已经和正在而且仍将做和我同样的写作。我并不是一个人在寻求这种突破。虽然我吃的是草拉的是羊粪球,但是ta们也许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可能还有些人吃的是玉米粒下的是金蛋,who knows?!不过我也不care!反正我知道自己并不是做这种想法的孤勇者就好了。
所以这就回到了我对于孤独的三层定义。第一层次的孤独是认知与思想层面的孤独。其实这部分无需过于担心的,只要我想读书,我就可以找到很多和我有同样认知的妈拉个巴子的素未谋面的人先把我的认知和思想给搞出来了。所以在这个层面我不孤独,我还很温暖呢。只是我懒得去读ta们的书罢了。就是那种想和ta们置气的意思,就不鸟你,你能把我怎样?第二个层次的孤独就是情感层面的了,这个没办法,就是你得遇到对的人,还得有双向的情感互动,才能真正解决问题。那么最低层次的孤独就是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交往了,这玩意于我本身就是负累。要不是养羊做生意要和人打交道,我真的没什么心情戴着一张假面(当然里面还是有我的原则的)和人周旋呢。所以写作当然也是解决第一层次的孤独的一种手段,虽然写的东西不一定出版,但是发表是肯定的,至少我可以发表在我自己的网站嘛,又花不了多少钱,适当的搞点SEO还能被别人搜索到。这样,自己的东西写出来,就有那种“藏之山中,留待有缘”的意思了。不然我前面那么宏大的说要为突破有权者给我们布下的思维绳索的万年伟业添砖加瓦的想法不就白瞎了嘛。一旦有缘者多起来了,而且我相信是很多的,那咱们这万年伟业不就有了实现的可能了吗?
不过总的而言回归本源就是,之所以写东西,之所以想做个集子,其实还是闲的,也是那种常见的老母鸡式的读后感驱动力导致的,就是看到别人写了个好东西出来,自己就忍不住也想下个蛋,也不想想自己其实也许只能拉一坨羊粪球。好吧,那就感谢王小波吧,因为这两天闲得实在蛋疼看了他这本《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导致我起了这种想写东西的冲动并且开始写起来的行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