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关心只有三种:一是精神上让人愉悦;二是物质上给予支持;三是人生道路上能给出具有实际价值的建设性意见。

今天傍晚我爸妈先吃了饭,然后我给我和好大儿弄饭。
他想吃猪油炒饭,我给他弄了一大碗。然后炒了一大碗的炝炒土豆片,但是因为加了点水焖了一下所以不脆了。
我做饭的时候和吃饭的时候我爸在旁边和我聊了很多一会天。
聊到关于人的寿命,遗传,隔代遗传,遗传性疾病,优生优育,还有计划生育和未来的生育问题。
他说现在年轻人都不想生孩子了,因为计划生育的缘故。其实不是的。大家都知道是什么原因现在年轻人为什么不愿意生孩子了。因为养育成本太高了。
而且我跟他说穷的话生孩子不好,他竟然跟我说穷人家的孩子更聪明。真的是蜜汁自信。我说你只能说“穷人家的孩子被迫早懂事早当家早克制自己的欲望了,但是不能说穷人家的孩子更聪明。实际上很多富人家的孩子玩的东西穷人家的孩子想象都想象不到。所以最后到了社会上,生活中,工作中,很多事情根本就无从下手,无从下口。”
我记得我大学的时候大一就有两个同学出国留学了,一个是我很熟悉的CC同学。另外一个是隔壁宿舍的。CC同学那时候每次从重庆去珠海都是坐飞机。她说偌大一个机场经常只有她们几个人。那时候我还不知道机场是什么样子呢。航站楼?登机口?你能想象吗?如果你没有进去过,你知道航站楼之间要坐bus通行吗?
所以我每次一听他说“穷人家的孩子更加如何如何”我就火很大。我今天告诉他,我说,穷人家的孩子还有一个致命的问题就是心理上的缺陷,一辈子也许都无法修复。我说你们这一代人不懂这些,不可能到了我们这一代人还不懂。当你的孩子遇到那些在大城市,上流社会成长出来的富人家的孩子的时候,至少人家心理上由于物质匮乏贫乏而产生的被迫延迟满足而导致的不自信,是没有的。总而言之我是不喜欢甚至说很憎恶去吹捧贫穷,赞美吃苦。没苦硬吃,更是没有必要。
所以我总是谨记胡适老师讲的那句话,“父母于子女无恩”。他说了,这个世界这么多风险与痛苦,未经孩子的同意我们就把他带到了这个世界承受这一切。
然后我说了我好二儿跟我说了他长大不要生孩子,不要结婚,他只要养活他自己一个人就好了。我想好大儿大概也会是这样子。我跟我爸说这样子我们家就绝后了。你两孙子自己这个年龄就做出了决定要绝后了。所以不生育是对的。我爸说那也无所谓,反正他也看不到了。我说那倒也是,看你能熬到多大年纪,熬到我爷爷那个年纪我儿子也还没三十岁,所以就算我儿子改变主意要结婚生孩子,我爸也难以看到了。
后来我吃饭的时候和我好大儿说了这个事情。他听不懂我和我爸用想谈话说话。
我说你们先做绝后的打算吧,不过如果回头我赚的钱多了,可以养好你们兄弟俩和孙子甚至包括孙子的妈了,那就生吧。毕竟我们作为一条生命,传递自己的基因也是一种生命原始本质的意义与使命。当然,在二十一世纪完成这个使命我们也可以去捐精,现在正规的精子库也有不少了。
好二儿之前说要躺平的,问我什么时候可以让他躺平。我说我正在努力。反正我尽力嘛,尽量让你们俩兄弟都可以躺平,只要你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不太过分就行。
不过我爸还说了,很多人父子之间都没有话说。我们俩父子至少还有话说。这个倒是吧,也算是对他的一种慰藉了。我和我儿子也有话说,还没有到那种互相不说话的地步。
早些天也和他聊了一些天,上一篇:《三代价值观同堂?》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