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快乐的生活比自杀好!

今天和好大儿聊天聊到了这些。在我们聊完他的中考最后冲刺与强化计划之后。
好大儿提出了一个问题:
“抑郁情绪和抑郁症是不一样的吧。现在很多年轻人把自己出现了抑郁情绪就硬往抑郁症扯是不是有点太矫情了。”
我不想他对抑郁症和抑郁情绪,特别是当前年轻人所面临的困境,产生误解,所以我严肃地拉着他谈了十几分钟。、
首先,从社会层面来研究。我认为,年轻人普遍出现抑郁情绪和大量出现抑郁症,这不不是矫情,这是现实所迫,这是真实的生活与社会导致的持续的无力感从而导致的年轻人的普遍压抑,抑郁情绪,以及大量的抑郁症。
年轻人,当然不止年轻人,实际上是我们大量的接近可能十几亿的人,面临着的最基本的问题,就是就业机会,发展机会,收入机会,严重的受限。其次,在机会有限的背景之上,还有一层是社会不福利的不公平。初次分配机会严重受挤压,二次分配又严重不公,所以人们,(不只是年轻人),不只是自身发展的目标无法得到满足,为了有限的机会还要拼命内卷,其次就是享受不到正常的社会福利与保障。当然从金融层面来讲,还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年轻人负债累累,但是我们国家至今还没有个人破产制度,也就是个人债务终身制了。去看一看失信人员名单有多少了。经常可见的暴力催收又是怎么回事呢?这让我想起我有个表弟就是因为被暴力催收而自杀的。自杀显然是一种重度抑郁的表现。
我跟好大儿还举了一个例子,某个国企的校招,收到了接近200万分份简历,可以想见年轻人为了一个好的工作机会,竞争有多激烈。而这种内卷,往往也是看不到尽头,考公,考事业编,也都是非常的卷,能够成功上岸的人所占比例极少。还有很多人在网上说投出去几百次简历,都没有一次面试。那么现在我们国家一年毕业1300万左右的大学毕业生,又有多少人可以顺利找到令自己满意的工作呢?能够就业的又有多少呢?
总而言之,很多人为了找一份工作,为了生存,为了还债,都已经相当的艰难。不要讲什么梦想,理想,目标,光是活着,就已经耗尽了全力。
所以,应该认识到的是,年轻人(乃至所有人)的抑郁情绪和抑郁症,并不是矫情,而是这种分配严重不公,严重内卷,缺乏社会保障,个人承担太多压力的社会导致的。
我爸动脉硬化,行动日渐变得迟缓与不便,但是他吃了一段时间药就说不吃了,因为他觉得花太多钱了。但是我想他的有位读书时候成绩比他差很远,但是因为是家庭成分是贫下中农而被推荐免试读了高中,最后做了初中老师,以编制内初中校长退休,一个月拿5000-6000退休金的同学,就不会有这方面的焦虑。当然,他儿子肯定也不会有我面对我爸的时候的焦虑。
制度性的不公,产生了压在每一个人头顶的焦虑。而长期的焦虑,就会演变为抑郁情绪,抑郁情绪得不到缓解,就会演化为抑郁症,生理性的,神经递质分泌失调,比如5-羟色胺,血清素,内啡肽,肾上腺素等等。所以不要说什么抑郁情绪和抑郁症是矫情,“要看开点”。我觉得那些说“看开点”的人是最无聊和无知的。
其次我向好大儿介绍了抑郁症的一些症状和表现,当然是比较严重:
1、无力感,就是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没有劲头。没有快乐,没有激情,没有动力。
2、生活作息紊乱,嗜睡。连每天最简单的早起刷牙,正常的一日三餐,也是很难做到的。也包括正常吃药和进行恢复性运动也很难做到。
3、广场焦虑,社交回避。害怕见到他人,甚至害怕见到亲人朋友。躲避一起社交接触。不过有些人是在正常的工作时段装作很正常,但是在这一时段之外有非常回避与他人的接触。
4、自我否定与钻牛角尖,最终导致自残与自杀。
从抑郁症的诱因而言,它可能有很多种,也许每一个抑郁的个体其直接诱因都会有所不同。但是总体而言,生活与工作的压力,长期的焦虑,完美主义,以及一些精神刺激物,比如长期饮酒,过量饮用咖啡,这些会最终导致一个人的从一般的精神层面的焦虑与抑郁情绪,而最后恶化成严重的生理性的抑郁症。
最后,我跟好大儿说了,保证身体,降低给自己的压力。特别是现在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都很多情绪失控和罹患情绪性精神疾病的例子。我说了,无论什么时候,如果你自己有了上面我们提到的一些症状,也就是抑郁情绪,都不要说想到自残与自杀,只要是觉得无力感,广场焦虑,就要及时告诉我。以便我为他安排合适的疗养。所以今天我们讨论他的中考,我也没有给他定太高的压力,而对他上个月毫无状态的复习表现,我也没有批评与责骂。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