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zabadság, szerelem! E kettö kell nekem. Szerelmemért föláldozom Az életet, Szabadságért föláldozom Szerelmenet.
自由,爱情! 这两样我都想要。 为了爱情,我献出生命, 为了自由,我献出爱情。(孙用)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殷夫)

这部片子是我去年下半年刷日本爱情故事片的时候刷到过的,而且我说了在那些高分爱情片里面,这是为数不多的以成年后的年轻人的爱情为主题的,其余的那些高分片不论是动画片,还是真人版,大多都是以中学生的爱情为主题的,像新海诚的动画《秒速五厘米》和《你的名字》,非动画的《情书》和《最后一封信》等等。
这种主题选择其实也不奇怪。我之前在《小说的艺术续貂王小波》里讲了,人类艺术作品的唯一主题是人性,其中最重要的两大分主题则是爱情与战争。然后我在重制time in a bottle的歌词译文之后我写了一篇译文的最高境界,理解作者的字里行间的心意与情感,里面我提到了爱情这个主题,最让人痛苦又最常态又最令人感动伤怀的就是AEBD(爱而不得)。
回到选择少年人的爱情作为主题,我之前也写了《成熟女性的爱情观之经济分析》。爱上一个人的原因很多,但是少年时期的感情发生也许是最单纯的,凭缘分,凭感觉的。但是一旦到了长大了,成熟了以后,人与人的关系从感情的深浅让位于利益的厚薄,所以成年人的世界实际上是很难讲什么真爱的。像《花束般的恋爱》男女主角也是大学的邂逅发现了兴趣相投,然后发展到相爱同居,但是最后男主成为了毫无生活情趣的工作狂,女主则仍然坚持自己的“文青”生活甚至为此从高薪工作辞工去了更低薪的新潮密室逃脱事务所。然后不可避免的俩人分手,
爱情是艺术的主题,AEBD是爱情的常态。然而激起我二刷《花束般的恋爱》则是阿悠这段影评,我说了一开始我读到他这段感觉很晦涩难懂,重读了几遍才大致理解了其意思,其中他说对山音麦进入“被规训的男性角色”让我觉得非常的深刻,精辟。我的朋友DD说她不喜欢这部片的剧情,我说其实还行吧,就是浪漫的爱情最后被现实的生活所击败的悲剧。其实按照阿悠的评论,就是男主山音麦被生活“规训”了,而女主则在抵抗被生活“规训”。
其实剧情里有一段是男主试图尝试说服女主八谷娟接受生活的“规训”,让她和自己结婚,自己努力工作养家,女的在家继续自己的文青生活,偏偏女主不同意。我看到影视平台下有个网友的评论很深刻,“爱到爱不动了就想通过婚姻来继续维持两人在一起的生活”,所以这大概就是所谓“婚姻是爱情的坟墓”的最佳解释了,当人们感觉到爱情快要消逝的时候,就妄想用婚姻来欺骗自己。
另外一个网友说“人上了年纪了就看不了这种片子”,我想这也应该是大部分人的心声吧,我们不忍看的不是别人的爱情悲剧,而是这种爱情悲剧本身就是自己曾经的经历。AEBD啊,这可恶的AEBD。当我们在别人的爱情故事里看到了自己曾经失去的爱情,在别人被生活所规训的经历里回味到自己被规训的种种,怎么能不心戚戚焉呢?
说到“被规训的男性角色”,我又想起去年同期看到的《再见,总有一天》,里面男主丰是日本东航驻泰国的总裁,年青有为,即将与土豪富二代女友成婚,但是他被偶遇的女主沓子吸引,并且在一起缠绵了很久,但是最后他还是放弃了沓子回来成婚生子,接班。直到了孩子大了自己老了,突然就辞去总裁职位离开了妻子不惜抛弃一切去找沓子,但是沓子却已病入膏肓。这该死的AEBD!这不可逃避的生活的“规训”。
常言道“恋爱自由,婚姻自主”,可是没有了自由又怎么会有爱情?没有爱情的自由算什么自由呢?所以我并不喜欢“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这首诗。因为里面太多矛盾无解了。抛弃了生命,自由给谁?抛弃了爱情,自由何意?所以,唯有自由又有爱情,是最有价值的。
但是,被生活“规训”是不可避免的。正如我最喜欢的一句很小的时候读到的话,“马比风跑得快,但是马在风里跑”。人生总是受到各种局限,无论人想怎么自由奔跑,最后总是可能落到自己“被规训的角色”,不论男人还是女人。这又显得那些顽强抵抗生活的“规训”的人更加难能可贵,虽然也许旁人看起来一个人该如何如何的生活,我总是觉得一个人最有价值的是追逐自己的自由意志,这种价值的可贵之处而正是因为追逐自由意志的现实困难重重。
这生活的规训就是阿悠说的“毒药”。所以我很喜欢他最后那段话,“所以我直接做了八谷娟和残雪,和这个残酷的规则做了最彻底的决裂——以自戕其命运的方式永远的和毒药告别。”追逐自由,也就是“和毒药告别”确实很多时候就是得自戕自己的命运。当然生活给人的规训很多,而自由的内涵也不仅仅是爱情。限于篇幅这里就不展开了。
至于DD说的不喜欢《花束般的恋爱》的剧情,我其实不喜欢的是后面山音麦和八谷娟分手那一段的十几分钟的剧情,完全是画蛇添足。因为他俩在山音麦的同事婚礼各自和自己的朋友说要与对方说清楚要分手的时候,已经到了整部剧的最高潮,完全没有必要再在后面去描写两人如何淡定坦然的分手,如何又再见到和他俩一样邂逅的另外一对青年大学生的相遇,如何又在日后的生活中各自携伴偶遇。
编辑手记和后续补充
还有关于这个《花束般的恋爱》更多的一些朋友圈,回头整理了发到这里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