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粪球》序 由于一些暂时不可言说的原因,当然日后如果我这个集子出版了我会在后记里把这个原因写出来,不过估计也可能不写了,我好像从这个秋天开始情绪比较亢奋。此处删除100字。 虽然我也觉得我有大作家的才情,但是我没有大作家的技巧啊。要我写长篇巨著?那恐怕有点太缘木求鱼了。但是这两天放羊确实闲得很,又不幸读到了王小波的《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感觉有点那种老母羊吃多了玉米粒的感觉,一方面在自己口里咀嚼着回味,一边又总想拉点羊粪蛋出来。 所以那就写吧,那就把这个集子取名叫《羊粪球》吧。 不过读者不要太高兴,我的序当然不能只有这么点。我意想中的序应该写个八万字的,至少也得写个三万字嘛

纯粹是转帖,看了别人的帖子。 ——————- 现在有很多东西经不起推敲,比如父母对于子女具有恩情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并且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但是对于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来说并不是这样的。三国时期就有人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孔融(就是那个三岁让梨后来成为建安七子之一的那个人)就提出《父母于子女无恩论》。孔融认为父母有了孩子是一时情动,谈不上恩情。有了生命本身是没有恩情的,怀孕期间就像东西装在容器里,出生就像瓜熟地落,大自然再生的过程一切都是无比的和谐和自然,以至于谈什么恩情就庸俗了。钱钟书、胡适、李敖等很多人都认为父母对子女是没有什么恩情的。夫妻生一个孩子的第一动力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