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引用的记者和放羊娃对话的故事: 一位记者到陕西山区采访,在山坡上遇到一个本该在小学校上学的年龄很小的孩童正在放羊。 这个记者觉得很惋惜,于是就问他:“娃,你为什么不去上学而在这里放羊?” 放羊娃反问:“为什么要上学?放羊挺好。” 记者很惊诧,接着问:“那你放羊是为什么?” “羊长大了可以卖钱啊。”孩童笑嘻嘻地答道。 《莫让大学成为放羊娃培养基地,驳大学教育应该以就业为导向的谬论》

论年龄,George当然没有资格谈所谓60年。但是,既然这个60年是如此的重要,那总少不得拉起虎皮当大气,煞有介事的写一点东西,来做一回献礼。 虽然年龄没有60岁,不过还好不是石头里面蹦出来的,所以加上祖辈、父辈口耳相传的各种故事和世故,还是很容易将记忆里的东西拉扯到60年以前的。既然有些不是自己亲历,“纪事”自不敢用,那就用记事好了,记一些别人的事,记一些自己的事。林林总总,也可以凑个几千上万字的。没事就码一码,还好离60年庆典还有一个多月,避轻就重的写一些,也可以写的差不多了。 read full story of "60年记事 序"?

对于很多美国大学来说,捐赠基金(Endowment)一直是非常重要的资金来源。而对于常春藤盟校来讲,捐赠基金的地位则更为凸显。像哈佛大学、耶鲁大学这样的大牛校,捐赠基金总值像天文数字一般,对于他们能够一直傲立在世界名校最前列自然是功不可没的。捐赠基金的支出也占到这些盟校的总支出的25%-45%。有钱就是好呀。在加州大学体系由于加州政府破产而不得不大规模裁员减薪涨学费等等手段,这种有钱的优势就来了。 read full story of "大个子瘦得更快,美国大学捐赠基金缩水幅度各不相同"? 25年评: 想不到三个五年计划过去之后,这个判断更加正确了。特别是在川普盯着哈佛大学“500亿刀捐赠基金

五一小长假刚过,人民日报记者的一篇调查 《 支付咨询费后,排名开始上升 大学排行榜真有“潜规则”?》引爆了各方的讨论热情,话说是调查几年前成都理工大学两次付款给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这个靠出卖自己招牌过日子的所谓事业单位,和那些虚假招商的没什么两样,出事了就三不管,别人要用他们授权的牌子搞商业牟利活动的时候,只要给钱就可以卖个招牌给你)下属的所谓科学学(这个名字倒颇有创意,也挺拗口)研究所(当然后来据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人士称是 不存在这个科学学研究所)的 武书连(广大学生和家长都知道的一个民间大学排行榜编制者,头衔多的吓人,来历不明,据bbs上面的留言讨论看此人和清华及浙江大学颇有渊源

凭什么中小学生要向过往车辆行礼? 中小学生要向过往车辆敬礼,据新闻称在贵州黄平县教育局推广这种礼仪以来,学生在公路上的安全隐患降低 看到这种所谓的噱头,笔者的第一反应是反感和担心。 反感的是当地教育当局所谓的推广礼仪,而且还要拿上所谓降低安全隐患来说事。曾几何时,我们的小学生,中学生,一个个傻乎乎的被支来支去,什么捐款 啦,计划生育宣传啦,上街举花欢迎领导视察啦,去擦什么栏杆啦,还有举行什么比赛或者演唱会撑场面啦,不一而足。最近倒是越来越形而上了,搞什么礼仪,还 有搞什么纪念共和国建国60周年的所谓60千米长跑。那么,这种所谓礼仪,是真的有助于学生在公路上的安全隐患么?如果是真的

原来是在北京天津之间的京津动车组和谐号的杂志《和谐之旅》上看到这篇专访的,当时还用手机拍了一下照存档。不过后来上网一搜就搜到了,那就干脆转载过来好了。图片什么的就不转了。大家自己去《外滩画报》查阅吧。 2001 年,分子遗传学专家雪莉-蒂尔曼出任普林斯顿大学校长,成为该校257 年历史里第一位女校长。因为改善学校女教员的工作和生活等举措,蒂尔曼遭受争议,被批评用“母亲般”的政策改造校园生活。她还和哈佛前校长萨默斯打过笔仗,因为后者 “歧视女性”。日前,她在接受《外滩画报》专访时称,“对女性的低期望造成的危害将比歧视女性的危害更大”。 美国最好的大学是哪一所?《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给出的答案

记者:黄冠杰头戴博士帽,手握世界名牌大学的文凭;被跨国公司高薪聘请,或叱咤商海,富比比尔·盖茨,或成为大学或科研单位标兵……这种情景被每一个留学人员和他们的家长、亲人梦想着,而在这其中,奇迹也在时不时地上演着,在我们的身边也不乏这样的人。可是,弄潮儿毕竟少数,奇迹并不都落在每个人的头上。在留学路上跋涉着的人们,许多只能徘徊在成功的大门外。因为“成功的花,人们只惊艳于她盛开时的美丽,却不知道她的背后经历了多少血痛泪雨”。自从上个世纪末,法国调整留学生政策,敞开大门欢迎留学生后,中国留学生潮涌而来,每年来法人数成倍增长。 据中国驻法使馆教育处留学人员数据库资料统计,到2006年1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