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教育中大抵应该教育孩子们有正义感,这是没错的。但是,前提是更 要教育孩子们要在见义勇为之前量力而行,考虑自己的行为面临的风险,特别是要 防范由于自己见义勇为而生命受到威胁。最近2天竟然连续发生抓小偷,指认小偷 被捅伤和捅死的事件,真是让人痛心疾首呀。 而且,我们应该把见义勇为和“逞英雄”区别对待。而且,对于像小偷偷钱包 这种事情,犯得着那么积极么。窃钱者,小偷也。窃国者,大盗也。大盗不除,小 偷自然不绝。我觉得与其鼓励这种抓小偷的以见义勇为,不如奖与那些打黑除恶的 以“尽忠职守”。 钱丢了还可以再赚,生命,对于任何人却都只有一回。亲戚或余悲,他人亦 已歌。特别是

绝望主妇里面的完美主妇对弗洛伊德的评价并不很高。 梦的解析只看了一点点,没什么好评论的,精神分析学派没落已久。而当今认知学派风光得很,特别是国内心理学界,不过这股认知热,主要是因为搞认知经费比较容易拿一点罢了,和真正科学研究无关,而是和所谓心理学家的饭碗有关。 即使如此般热,我以为在有限的哲学认知前提下,国内的认知心理做不出什么新花样来。 点击下载梦的解析 文章分类: 生活娱乐

纯粹是转帖,看了别人的帖子。 ——————- 现在有很多东西经不起推敲,比如父母对于子女具有恩情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并且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但是对于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来说并不是这样的。三国时期就有人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孔融(就是那个三岁让梨后来成为建安七子之一的那个人)就提出《父母于子女无恩论》。孔融认为父母有了孩子是一时情动,谈不上恩情。有了生命本身是没有恩情的,怀孕期间就像东西装在容器里,出生就像瓜熟地落,大自然再生的过程一切都是无比的和谐和自然,以至于谈什么恩情就庸俗了。钱钟书、胡适、李敖等很多人都认为父母对子女是没有什么恩情的。夫妻生一个孩子的第一动力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

首先,我声明,这是我王觉菊针对中国长久以来不断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的经济学解释或者说猜想。 我认为这个猜想是很合乎我们现在的经济现状和人心现实的。那么,下面我把这个猜想写出来。 其实这里面没有任何内幕的消息,也没有什么秘密,而取这个标题,纯粹是为了吸引眼球。 《中国矿+难频发的动机分析》 我还是想运用很简单的《经济学原理》中提到的动机分析。 我分析的逻辑很简单: 1、过于低廉的矿工薪酬和矿难赔偿之间的巨大差异,导致部分低收入矿工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忽视安全生产。 2、国际油价的高企,中国对能源资源需求的剧增,导致煤矿企业以追求产量为主要目标,而忽略安全控制。 我的逻辑是有数据支持的:

按照相对论原理,如果速度比别人快,就会比别人长寿哦 所以呢,最好加快一点运动的速度。 不过我的选择就是有地铁的时候坐地铁,没有地铁只好搭公车。不知道是否应该向公汽公司因为速度慢老堵车而索赔呢?还是向广州市的交通警察?^_^。还好29号地铁又会开放了。

耐心,是产生良好沟通的必要条件 良好的沟通,才能产生良好的沟通结果,才能有良好的客户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