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现在的问题是有效需求不足,是收入分配不公导致的。
我们在结构性改革方面很难推动,所以收入分配的变革很难做到,也很难立即见效。
所以产能过剩和需求不足双重挤压下经济通缩了。
付鹏说了,“推动技术生产力进步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扩散就是“中国经济结构转变”的过程,而当前的有效需求不足就是这个“阵痛””。
所以技术生产力进步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扩散,这是我们分配结构无法大幅度改革的一种权宜之计。
就是指望新技术自己的渗透和应用,来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结构转变。
当然这也是一种办法。
总而言之我们知道全要素生产率的扩散,我觉得应该用扩张才更好。
所以看到最近国务院谈什么促进消费,其实大概率都是隔靴搔痒。
而且当今的最主要的还有一个宏观风险是房价的持续下跌,这是不可避免的了。就算是把乡村小学中学全部铲除,也无法挽救县城的经济了。而且最近的撤除乡村中小学的做法又和乡村振兴是反着来的。
从邓时代开始方兴未艾的“县域竞争”要让位于“全国统一大市场”这个也会是梦幻泡影。
技术生产力的进步,在习惯了搞财政和国有经济做大做强的国家和政府官员眼里,其实还是老套路,产业园,低空经济,数智经济。
最后还是要服务于理直气壮做大做强国有企业,为什么呢?国有企业要给政府背债,化债呀。
永远不想学马斯克,也忘记了李鼎铭,精兵简政,简政放权,让市场决定生产要素的配置,邓搞改开的时候讲得,发展市场经济,现在是市场经济吗?一条行政命令,还不是法律,就把教培行业搞得稀烂。市场经济没有法治作为护航,做武装押运,肯定是会被权力扭曲的。所以我说了全国统一大市场会是梦幻泡影。行政权力和执法权力者随意践踏市场,扭曲市场,这还搞卵。
再加上文化界三天两头的“民营经济退出历史舞台”。你成立民营经济局有什么卵用呢?反而多了一个管民营经济的权力机构了。还不如学习川普,成立CDOGE,中国政府效率部。还成立一一个中国人大权力落实部吧。人大作为立法机关,权力机关,全国人民的权力的代表机构与执行机构,对经济生活的影响力还没有领导一句话强。
再说就要去喝茶了。
所以还是要着力进行结构性改革,权力结构,分配结构,市场结构,经济结构。想着靠炒作几个“自主可控”的明星企业和技术来给人民打鸡血,比如deepseek,恐怕是会和龙芯,汉芯,麒麟,差不得太远的结果。
deepseek再厉害,你现在大规模种地的农民能自己部署给识别监控录像给稻田看病和预警吗?这当然是我再想的一种简单的创新与应用。就算可以,你这个技术是要给国企赚租费还是可以真的低成本给农民用,给农民降本增效?还是给国企跑马圈地?
所以我觉得既然技术生产力进步的推进其实收到多种结构性的制约,那么全要素生产率的扩张也就要大打折扣了。所以解决“有效需求”(demand)不足的最佳途径,其实就是改革财政供养,精兵简政,把财政又供养公务员体系事业单位体系补贴国企体系,转为直接给职工,农民,军人,(工农兵)提升福利和均等化社会福利。
把公务员体系和职工体系并轨嘛。都喊多少年了。体制内外体制内外。搞成了体制内多个阶层,体制内外天上地下。这种结构性的不公,难道新制度经济学家们都眼瞎看不出来嘛?不是也有经济学家喊出来了吗?为什么就是不愿意改呢?
你不愿意改,人家就不愿意和你玩了。你回头自己能玩得下去?唱独角戏?
看看现在年轻人的躺平和三无?你还想让他们“自愿”“脱下长衫”和“奋斗”做“后浪”?有这工夫创造新名词搞洗脑和宣发还不如裁掉一些公务员和砍掉一些事业单位,降低一些税收少收一些罚款。把县城婆罗门体系铲除能行吗?
算了,不说了。
越说越无语了。
制度经济学真的是人生痛苦的源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