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新定义“Conscientiousness”的中文翻译为“自驱性”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人格特质“Conscientiousness”的中文翻译,并提出将其重新定义为“自驱性”。通过分析词源、心理学理论及行为学派的观点,本文阐述了“自驱性”这一翻译的合理性与精确性,并强调了其在个体自我实现过程中的重要性。同时,本文表达了对大五人格理论的批判性看法,主张应更加关注个体内在动机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关键词
Conscientiousness,自驱性,自我实现,人格特质,翻译,大五人格理论
引言
“Conscientiousness”作为人格五大特质之一,在心理学领域具有重要地位。然而,其在中文中的翻译“尽责性”或“责任心”并未完全捕捉到该概念的内涵。本文提出将“Conscientiousness”翻译为“自驱性”,以更准确地反映其在个体自我实现过程中的作用。
“Conscientiousness”词源与心理学定义
“Conscientiousness”源自拉丁语“conscientia”,意为“意识”。在心理学中,它描述个体的自律、责任感和追求成就的倾向。然而,这些定义未能完全涵盖个体内在动机和自我实现的维度。
“自驱性”的提出
“自驱性”强调个体基于自我意识和内在动机的行为驱动,更符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自我实现概念。这一翻译突出了个体追求自我成长和实现个人潜能的倾向。
“自驱性”的合理性
“自驱性”更贴近当代心理学对个体内在动机和自我实现的关注,与传统的“尽责性”相比,更能反映个体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自驱性”的精确性
“自驱性”精确地描述了“Conscientiousness”中个体自我意识、自主性和内在动机的维度,为心理学研究提供了更清晰的视角。
对大五人格理论的批判
尽管大五人格理论是人格研究的基石,且被广泛认为是比较全面的人格分析模型,但本文作者对这一理论持有保留态度。作者认为该理论可能未能全面捕捉个体的所有特质,且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适用性可能存在局限。作者更倾向于关注个体内在动机和自我实现的过程,而不是仅仅依赖于传统的人格分类模型。
结论
将“Conscientiousness”翻译为“自驱性”提供了一个更准确、更贴近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中文表达。这一翻译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和研究个体的自我实现过程。同时,本文的讨论也表明,心理学研究需要超越传统的人格分类模型,更加关注个体的内在动机和自我实现。
参考文献
(此处应列出相关的学术文献和资料,以支持论文中的观点和论据。)
---------------
后记,昨天看到一个视频,一个妆模作样的所谓心理学专家说什么Conscientiousness没有精准的翻译。我有点想笑。你自己语言能力与心理学专业能力都不行,对于外国玩心理学概念的所谓大五人格模型九型人格这种东西又喜欢盲信,所以就说找不到合适的翻译。然后用一堆外在的词来解释这个概念,但是它的词源本身就是内在的,自我的。
所以我就要把它做一个精准的中文译词出来。这东西并不难。费点心思。最后连kimi都被我说服改变了它对这个词的认知了。它开始一直坚持要用网络上的释义,什么尽责性,什么这个卵那个卵,经过我接近10轮conversations和我的引经据典和对传统人格理论的坚持和孜孜不倦地指导,它终于接受了我的新释义。给我写了这篇论文。
心理学的东西,其实更加需要精准的定义与科学的方法与严格的逻辑。生造一些这种模型那种模型,搞一些这个概念那个概念,本身就是对已经需要面对纷繁复杂的人类社会的人类的认知能力的一种极大的挑战与负累了,但是偏偏有很多人所谓的搞学问就是搞概念炒作概念。这是我挺恶心的做派。
然后其次就是商业炒作的,消费主义的驱动。比如什么抑郁症的大热。但是实际上很多人的抑郁它是伴随着其他精神与情绪疾病的周期性发作,只是抑郁是最严重的会导致自杀的一种症状,比如双向情感障碍,梵高。所以国内的精神诊疗就为了卖高价抑郁药而忽视病者的其他症状和故意或者无意地误诊大部分情绪低落为抑郁和类抑郁。因为抑郁药很贵,一粒就十几块。但是双向的药很便宜,100粒才十几块。
现在微博上和各种社交平台网络广告上又在炒作所谓MTBI人格测试。无聊的很。人格量表本身就是无聊的东西。就好比以前更有意思的所谓罗夏墨迹测试。搞一片墨渍让你去看,然后自己瞎几把说一通。首先我们没有常模,到底什么样的人格它属于我们这个社会情况下的常模呢?开玩笑,你引入欧美那种自我和个人主义自由法治国家成长起来的人设计的量表直接翻译扔我们东方大国来测验?!你怕不是脑子进了屎。
我们测试的是情感,行为倾向,是情绪状态,但是它的底层是什么?是社会经济文化及家庭个人人生境遇的综合。你能开出来抗抑郁的药,你能给桥拉帘子给黄河盖盖子吗?
所以不要相信这种罔顾我们社会经济文化国情特色的所谓的MTBI量表,那只是想骗你钱浪费你时间和注意力的垃圾玩意儿。
如果去精神科和心理科诊所也是。一定要注意,首先你是精神科医生的创收工具。你去了他们就是先给你一通几百块钱的量表检测,脑电图检测。但是他们最缺乏的就是和你问诊,给你提供咨询服务的时间。开药拉,开药拉,开药的把病历放在x号窗口,等着叫号呀!精神科药品大卖场!
所以要么麻木自己,要么深入学习人格理论情绪科学心理学与哲学,学会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不然你真的会活在别人给你灌输的和灌药的世界。不过麻木地活着是更好的!真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