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前两年为了涨价去库存和转移杠杆到居民身上,给房地产永远涨打最后一针强心针,在死多任志强挂了以后,各路经济学家都纷纷出来劝年轻人赶紧买,再不上车就迟了。 最有名的自然是著名经济学家樊纲老师的“六个钱包”理论。 现在呢? 在经过了两年的经济去杠杆--实际上我说了,是从政府部门,企业部门转移杠杆到居民部门--以后,大家等到了房地产永远涨吗?还是发现原来房子也会横盘?也会下跌? 送几张美国的图给大家看看,因为我们的人口规模,城市规模,和我们的经济结构,一直是对标美国的: 美国房价史到2010年-扣除通胀 2010-2019年的房价增长,未扣除通胀 再给大家回忆一下我认为最著名的经济学家

今晚到了我们国庆度假的星级度假村 当时我就震惊?????了 想不到还有这么良心的商家,这么便宜的星级度假村 还包接送

所以买了一根紫外线灯。 这下那些不知道隐藏在哪个角落的螨虫就有福了。 以后,衣服也可以挂在这个灯下面照一照。 为螨虫们营造一个无死角的舒适的生活环境。

可是,年轻人的负债率已经高到了不可持续的地步。 在2016年2017年经济学家号召年轻人掏空了六个钱包买房为国接盘之后,六个钱包站在了高高的山岗上。 对土地财政与房地产拉动经济增长的过度依赖实在无以为继的时候,国家可以通过涨价去库存把杠杆转移给居民,年轻人可以通过六个钱包把杠杆挪给父母爷爷奶奶姥姥姥爷。 但是,支撑这一切平衡的最后一环,就是经济正向稳定增长。否则,鼓点停下来了,花落在了谁家,谁就悲催了。 易纲昨天有个话很有意思,未来几年,哪个主要国家央行能够维持正常货币政策,将是亮点。 这对于那些期待央行降息和大规模放水刺激经济虚假增长的投机客,以及已经站在高岗上等着接棒人的站岗人而言

北大实名制终于出柜了,之前已经悄么鸡地搞了两年了,而且是在上海试点的。只可惜到现在才出柜,引来公众和专家铺天盖地的口水。达到了炒作北大的目的,引开了公众对于北大研究生招生舞弊的视线。这让我想起了周迅和某人分手的传闻,也是先按住接近两年才发布的,发布之后,我就在电梯里面看到了周迅做的新广告。这就是媒体控制的世界,大学也不例外,已经沦为了媒体和金钱操纵的对象。 那么在这个金钱和媒体操纵的世界里,实名制其实也没什么新鲜的了。中国政府一贯指望公民们实名上网,我是第一个支持的,域名和网名全部用实名,而且中国政府还指望公民们能够实名举报,只可惜反响不大。所以,实名制这东西

金融危机来了,好像大学生就业的问题又更加严重了一点,胡温在不同场合承诺一定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比如温宝宝在北航一场演讲,就解决了几千学生的就业问题。看来其他高校的学生与校长也要动员起来,力邀温宝宝前往做一两场讲座为妙。 而且很显然金融危机来的太不是时候了,因为今年适逢我国本科和研究生扩招之后第一个毕业高峰,据说新增毕业生有600多万(有的说是700万),但是,新增职位会有多少呢?看来这个数字是很难预测的,毕竟经济现在再走下行通道,出口不景气,很多工厂即使是跨国公司的工厂都已经开始说倒闭的就倒闭,说裁员的就裁员,当然,我们可以不用裁员这么残酷的字眼,我们用自动离职,或者带薪休假

从三鹿三聚氰胺事件看美国留学热 原文发表地址http://wangjueju.cn/html/2008/09/18/san-lu-melamine-incident-from-the-u… George 的文风一向是随意和拼凑型,而且主题也不怎么集中,大家凑合着看。最近因为美国研究生院协会released一个什么博士完成率的报告,还有就是一个美国 研究生中国际学生的比例,因此有人又“惊呼”中国成为美国的博士培养基地;在忧虑国家的人才战略。这种忧虑有无必要,或者哀叹是否值得,俺们暂且不讨论。 中国历来就是美国的留学生供应基地

昨天晚上过去挑了好几样东西,基本上都是9成新以上,价格合适,实用。呵呵,老板自用的电脑台被我横刀夺爱了。 老板姓张,很好人的。实在,爽快。 跟他买家具实在是个舒服的过程,所以推荐给大家。zan 下面是他的家具的图库: 最好自己去一次,有些来不及上图片就卖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