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不是很了解queen皇后合唱团的歌 之前和好大儿问过他有没有听过queen的we will rock you,他说他听过,我本来觉得那是queen最好的一首歌了。 然而,今天才被《波西米亚狂想曲》里这句歌词彻底圈粉了,i dont want to die,i sometimes wish i would never be born at all. 对生命的价值判断是一个复杂而沉重和难堪的哲学问题。因为我记得之前有个文案问如果可以回到过去,你最想回到什么时候?那我最想回到受精卵之前,那就没有这么一趟人间之旅了。 no pain,no gain,no happiness,no hurting

主席、白副总司令、各位同志: 我很抱歉,因为昨天在梧州一连说了两次话,喉咙有些哑,今天觉得更哑,恐怕在这么大的集会,不容易说得好。刚才听见主席说,我这次是受了李总司令的劝驾才来的,其实我早就有到贵省观光的意思,事前并已先拍电通知广西的友人,告诉他不久就将来桂一游。所以,这次可以说是专诚而来的。记得这次在粤渴见李总司令的时候, 李总司令对本人再三叮嘱,希望本人不但要到西大看看,而且要到南宁以及其他各处去看看。今天能够到这里和诸位见面,心里实在感到非常的快慰!但是,本人来到这里,要讲什么题目才好呢?刚才宾南先生己经说过,诸位都是青年,所以在拟定的许多题目中,宾南先生特择“治学的方法”这一题要我来讲

所有研究胡适的人都必须先抱持着一个态度跟一个假定。那个态度就是虚心: 我们所面对、所分析的,是一个天才,他的天分跟努力是我们望尘莫及的;那个假定就是:如果胡适敢谈任何问题,我们必须假定他知道他在说什么。我们必须假定该看的书,他都已经看过了。 这就是我们常见到的那句话: 比你天赋高的人还比你更努力!very sad!永远无法再超越的sad。这也给我们以后做学问一个很基本的要求,当我们谈论一个问题的时候,我们最好把这个领域的相关重要书籍能够尽量通读一下,了解一下前人的相关的认知与知识与见解,然后再发表自己的看法。 这点让我是很痛苦的,我在2014年或者更早创建了“好甚解不求读书”歪理

昨天我发票圈的时候本来说第二篇关于brave heart的观后管是要写家暴的。 不过昨晚后来 第二篇写的是我和胡适老师的“绝对不抵抗主义”。我说了,被谁统治都是统治,不要为了别人的统治权力去牺牲自己有限的生命,毕竟我们每个人都只能活一次。 第一篇关于brave heart的观后感写的是关于领主权力与责任的《关于初夜权》。 那么今天这篇我想写家暴,主要是看那个英国国王爱德华一世对待他的同性恋儿子,爱德华二世。 我昨天看到他当众扇爱德华二世耳光的时候,我就想到一句话: 你不能通过羞辱培养一位王,you cannot raise a king by humiliation。所谓信任和尊重的力量

我不知道怎么说 Wallace是很勇敢吧。 但是我是不喜欢战争的,我更加不喜欢自己去为了别人的战争牺牲。 这个问题我很小的时候就思考过了。我记得那时候我们是说要我们学雷锋,学赖宁。我那时候就在想,如果我学雷锋把自己淹死了,我学赖宁把自己烧死了,对于我来说,这样子的价值在哪里呢? 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如果让我为了别人的生命与财产安全,放弃自己的生命,那不就意味着别人的生命与财产的价值,或者说其意义,比我的生命价值和意义要隆重吗?那还是我们所宣扬的平等的社会吗?还是我所追求的公平与平等吗? 所以,2014年六一儿童节我在给我俩个儿子写的 《除了你这个世界一无所有》和《你没了,很多个世界要坍塌

影片的一开头那个领主就抢走了那个新郎的新娘 他说根据他的权利,他享有新娘的初夜。 这个初夜权,是西方封建制度下的糟粕。 我记得很小的时候看过一部讲南美的封建领主的小说,也是讲那个领主他占有他领地所有少女的初夜权。这个初夜权太他妈的坑了。不过那本小说我已经不记得是什么名字了。 正是这个初夜权的情节,让我对欧洲传统的封建领主没有什么好感。 本来有另外一本小说,也是我很小的时候看的,反正肯定是初中毕业以前看的了,因为高中以后我看小说反而看得少了,讲的是领主责任的问题,就是讲领主要照顾自己领地的子民。不过那本小说里没有写领主占有子民少女初夜权这个情节。那本小说讲的是那个领主家族没落了,反正不管什么原因

昨天好大儿告诉我一个令我很震惊的消息, 某校他上一级已经毕业在读高一的一个女生,投河自杀身亡了! 为什么呢?因为据说她和男朋友去开房,被人知道了,所以就闹出来很多闲言碎语,然后这个女生受不了这些闲言碎语,就投河了。 所以昨天我和好大儿说了,我说这个年龄其实开房虽然是不是那么正常,但是也算比较正常的事情了。何况大家是少男少女,内分泌很旺盛,情到浓时把持不住是很正常的。何况这两人还是去开房,而不是露天野合,已经算是很文明的了。当然,野合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想一想至圣先师孔子还是他父亲和他妈野合生的呢。 所以对这种现象风言风语,是我们这个社会还没有现代化的又一铁证

刚刚在听epub reader在朗读《胡适杂忆》。 听到一段我有点不高兴了。所以摘录下来批判一下。 胡江冬秀 任何学人,除了家里的书房外,总得有一间办公室,不能老窝在家里。偏偏在纽约那几年,胡适少了一间办公室,在家里伴着老妻,事事得迁就她,不免影响到他工作的情绪。他在精神上显出老态,这也是一个原因。 在表面上看来,胡适夫妇恩爱白首,非常幸福,但我总觉得江冬秀女士不能算是我们一代宗师最理想的太太,二人的知识水准相差太远了。早在1915年4月28日,胡适记了下面这则日记: 得冬秀一书,辞旨通畅,不知系渠自作,抑系他人所拟稿?书中言放足事已行之数年,此大可喜也。 胡适十三岁就订了婚。他事母至孝

今天傍晚我爸妈先吃了饭,然后我给我和好大儿弄饭。 他想吃猪油炒饭,我给他弄了一大碗。然后炒了一大碗的炝炒土豆片,但是因为加了点水焖了一下所以不脆了。 我做饭的时候和吃饭的时候我爸在旁边和我聊了很多一会天。 聊到关于人的寿命,遗传,隔代遗传,遗传性疾病,优生优育,还有计划生育和未来的生育问题。 他说现在年轻人都不想生孩子了,因为计划生育的缘故。其实不是的。大家都知道是什么原因现在年轻人为什么不愿意生孩子了。因为养育成本太高了。 而且我跟他说穷的话生孩子不好,他竟然跟我说穷人家的孩子更聪明。真的是蜜汁自信。我说你只能说“穷人家的孩子被迫早懂事早当家早克制自己的欲望了,但是不能说穷人家的孩子更聪明

今天被好大儿弄得脑力消耗巨大,因为他问我拓扑学的问题后来又问我超光速运动的问题。我又和他一起研究与学习了一下,脑子有点懵懵的了。 今天好大儿问我“拓扑学”是不是属于几何学,我突然想起来早两天看杨振宁的讲座,里面说到,在规范场理论(物理)和纤维从数学(数学)各自独立发展之前,数学和物理是同步发展的。牛顿发明微积分(莱布尼茨也独立发明了微积分),既是数学的革命也是物理的革命。 总而言之他说一句话,之前数学的理论与计算的发展,都是为了满足物理的几何化。我想大概这个意思就是一切都是几何。所以拓扑学肯定是几何。 ​ ​所以说早几天我想着要看看大师的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