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0602 稻别:长线轻松步 朋友再见难

今天,6月25日的目标就是徒步走完稻城亚丁景区内的长线,从洛绒牛场,到五色海,再回来,然后就做观光车出去。 刚才整理了一下照片,按照相机比手机晚一个小时算,我发现我们是7点50左右就起床收拾好了,因为我还给住的村子里的客栈那种格子小房间拍了一个照。 然后就出发往洛绒牛场走。不过昨天和我一起走短线的两个小伙子今天只有一个要去走长线了。就是题头这个留影的穿个皮夹克的小哥,我们要一起把长线走完。而另外一位黑衣小哥,可能有点不舒服,所以就留在客栈休息等我们了。 实际上我们走到洛绒牛场的时候还挺早的,大概还只有九点钟左右。 稻城亚丁景区里面的步道呀,弯弯扭扭,绕来绕去的,看起来很近,其实走起来还蛮远的

0601 稻城亚丁初体验

这种寻忆游记写起来有点麻烦的就是,随着相册的翻找,好像记起来的东西越来越多了,好像想写的,该写的,也越来越多。 而与我当初从后记开始写,想要速战速决把整个旅程忆记写完的初衷越来越背道而驰了。 而且今天我翻我在稻城亚丁景区内部第一天的徒步照片我发现了一个巨大的bug,那就是手机的照片时间是对的,而相机的照片时间,应该会比手机的时间要推迟了1个小时,这可能是我一开始没有注意到的,但是之前相机是有通过手动调节时间时间以及通过蓝牙与手机连接校准过时间的才对呀。因为我今天发现有系列照片我们已经从仙乃日这辺这个徒步终点回到我们在景区里住的旅店并且又爬到后面山上拍整个景区的俯瞰图了

0101 Once Upon a Time in Xichang西昌往事

本来我想把这一部分写到前面《第四故乡,西昌》那一节。可是我突然觉得需要重启一段,而且用这个这么有电影味道的title来正式写我到西昌之后的日子。 在一个地方住久了,就会觉得腻了,觉得没什么好写的了,而且也会因为觉得所有的事情都是那么理所当然,那么重复与单调了。 何况我本来来西昌就是想静静地住一住别人住腻的地方,晒我日想夜想的“全国旅游景区最好的阳光”而已。我并没有想着在这里会有什么惊天动地的际遇。何况有一个邛海,让我每天有地方去散步,已经是意料之外的巨大收获了。当然,还有一个是青旅后山的所谓泸山风景区,然鹅我在青旅住了那么久,只有后来在另外一位同行的小伙子的撺掇下

01 第四故乡 西昌

为什么要写作顺序又乱了?本来正在写从新都桥去稻城亚丁的徒步之旅的。 因为我要故意和gemini对着干。他总是一看到我前面写什么,然后就跟我说马上应该写哪一段哪一段了。然后又说你今天腹泻,着凉不舒服,应该节约体力之类的。 所以我就把整个游记的框架章节都列出来。让它不知道我下一步到底想写哪一节。它本来以为我要写新都桥到稻城的了。然后我偏跟它说我要《01第四故乡,西昌》。不过它还是有些理解力和综合能力的,知道提取我之前在前言和后记里的内容,来提示该如何写。 好可惜,我刚才写了一大段竟然自动保存草稿没有保存下来。我不小心关了这个tab,就丢了我那么大一段。这个drupal的 autosave也不靠谱呀

08 惜别理塘 幸上便车

昨天在理塘寺的后山,我又翻了仓央嘉措有首诗里写到,“洁白的仙鹤,请把双翅借我,不会远走高飞,到理塘转转就回”。当然,后来仓央嘉措圆寂后的转世灵通,七世达赖则是理塘地区出生的。而且曾有很长一段时间居住在理塘。所以我前面有地方写到理塘是仓央嘉措的故乡应该是错误的,但是他的转世灵通和理塘的缘分则是十足非常深厚的。 总而言之我昨天下午在理塘寺那么长时间的参观与游览,在理塘寺后山坡上独自一人看雨,让我觉得理塘此行是非常充足的了。晚餐有吃了藏族特色食物糌粑,喝了自己一直很想念的酥油茶。于是我就决定今天(6月27日)一早就离开理塘,继续往西进,前往拉萨。 早上起来收好行囊

07 理塘寺看雨

坚持写作是对自己头脑的正常思维能力与输出能力的一种检验,也是对情绪稳定性与精神稳定性的一种检验。 文字就是语言能力的表达,而语言能力则是思维能力的表达,思维的本质是大脑的神经电活动与神经网络的通畅性。 然后考虑到神经突触可塑性,我觉得这也符合我之前序言里写得“要在文字上对自己来一次精神的放逐”,以抵消今年夏天没有去骑行318和青藏线无人区的遗憾吧。 而在这个G318线上,到了理塘,我们才算真的到了藏区。折多山,塔公江巴格萨尔草原,新都桥,当然也是藏区,但是就是没有那么浓重的,已经进到了藏区的感觉。 而且即使是去稻城亚丁徒步,即使在里面短线长线徒步了两天,我觉得那却仍然只能算是“支线任务”

06 草原天路 S217理亚公路

昨天回来询问得之,从新都桥去稻城的车很多的。道路口去遇到了招手就行。 于是6月23日早上九点多就退了房到青旅门口的大路边上等着,不一会就来有去稻城的大巴车来了,于是就上了一辆车。从照片的时间来看,从离开新都桥到一直到中间理塘县的一个游客休息点,我是一直没有怎没拍照的。 相册里有两张差不多时间的这个路餐的照片,但是令我觉得很奇怪的一张现实的拍摄点是甘孜州理塘县,一张却是甘孜州乡城县s217,附近。所以我想大概那天我们吃中午饭是已经到了理塘县地界了。而且我记得那时候司机可能跟我们说了一句是说这是一路上海拔最高的修整点来着。当时记得挺大一个车站,很多长途客车都在这里休息,吃饭的

05带你去新都桥看雨

原来彩虹是出来两遍的。 我开始以为只有一次拍彩虹的时候。 住青旅的好处我在后面说到过,可以认识很多不同的旅友。 在新都桥这里住下来没有多久,因为我是下午两点多到的,办了入住,上了一会网,处理了一点点工作上的事情。 然后到了下午五点多的时候就有同住的大哥问要不要一起出去走一走,看看风景。新都桥这里不是旅拍圣地嘛,好像附近还有地方也适合拍照呀。 于是大家就相约一起到这边有个亭子的山头这里来逛一逛,观景,采风。 昨晚本来要把这篇写完的,但是不知道怎么就翻着相册就睡着了。关键是凌晨醒来着凉了,连续几次腹泻,折腾的人一点精神都没有。把这个情况报告给gemini ,它是非常体贴的让我不要继续工作和写作了:

04翻越折多山 喝上酥油茶

我是和两个小姑凉一起拼车去的新都桥。 我对她俩印象深刻是因为我给她俩也拍了很多旅途的照片,但是文件很大,山上网络又不好,所以我就约了等我到了有wifi的地方用网盘分享给他俩。至今发现网盘里还有一个文件目录是“两个小菇凉”,所以可以肯定我并不知道她俩的名字,但是之前我应该确实有过她俩的之中的某一位的微信。不过后来应该确实也弄丢了。当然,康定的这位司机小哥的微信我也是曾经有保留很多年的。 所以从康定出发不断地就是上山上山。怎么感觉康定海拔也不高呢,而且处于一个河谷之地。但是却已经有2560米的海拔了。 不过看了一下折多山是4300米,所以一路上还是抬升了很多的海拔了。